“精准扶贫”的内蒙古模式:每个农牧民都看得起病

16.03.2016  19:13

  “我的理想很现实,早日找到一份工作。”37岁的宿红秋,说这话时语调显现出的乐观情绪,感染了在场每一个人。

  黑色毛衣套一黄色马甲,牛仔裤上隐现“时尚的破洞”,坐在炕边快人快语的表达方式,让人忘记了这是一位癌症患者。

  宿红秋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敖力布皋镇人,2013年11月被查出乳腺癌早期,她直言一下子“天塌地陷”。在随后的治疗中,所有亲戚倾囊相助,到目前病情已得到控制。

  不过,真正令她无后顾之忧的是,当地政府“边治疗与边报销”方式,让她共计40万(人民币,下同)的高额治疗费,“很痛快地报销了20万”。

  给予她的惊喜是,“按规定治疗中使用的19瓶曲伐珠单抗不在报销范围”,但当地政府按照新农合保底政策却给她报销了22600元。

  与她同享此“红利”的是,60岁的宿铁山。宿铁山是她的父亲,两人前后患癌症不到一月。

  宿铁山说,在近三年中,患食道癌的他,前后花销医药费14万,当地政府按照70%以上的报销标准给他报销了9万多元。

  这对“难父难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这样的报销标准,是两人没想到的。“以前最多能报销50%,一些药根本报不了”。

  按照通辽市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合管办)主任刘宇辉的说法,在通辽的210万农牧民均能享受到这样的“大病医保”红利。

  这样的报销标准,是当地政府响应中国新农合大病医保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市场运作,缓解农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一种独特“模式”。

  刘宇辉对记者解释当地新农合的构成时说,政府为每位农牧民补贴420元,农牧民自筹120元。“合管办从总计540元中,每人抽出41.5元,作为新农合大病保险基金,然后将这些钱投保至通辽市人保财险公司。

  “宿铁山父女享受到的大病医保,则是这样的结果。”刘宇辉说,经过这样的运作,不仅能提高报销标准,还能对一些之前不能报销的药品给予报销。

  人保财险通辽市公司负责人梁建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样的运作方式在第一年时,由于诸多原因,赔了4000多万,但其后两年由于把控风险,已能实现持平。

  “能够缓解农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这对于企业而言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我们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梁建强表示,这一运作模式,将会持续下去。

  据知,人保财险内蒙古分公司除了在通辽外,还相继在满洲里、兴安盟、呼伦贝尔等地开办了相关业务,试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扶贫”。

  通辽市副市长贺海东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讲“衣食住行”,现在必须讲“医食住行”。通辽市政府通过与商业保险机构合作,建立起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极大地减轻了大病患者的经济负担,这种创新的模式,弥补了政府资源的不足,是“精准扶贫”的最好方式。

  而这样的方式对于宿红秋而言,不啻是最好的福音。她称,目前正在学习驾考,学成后可以开出租车,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说毕,一脸阳光,没有人能知道这是一个癌症患者。(记者 李爱平)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