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横亘在祖国北疆的绿色屏障

31.07.2017  14:00

  2016年6月,锡林郭勒盟曲家湾村退耕还林项目区。  

  1966年,赤峰县村民在补植农田防护林。  

  1973年,呼和浩特市直属机关干部在大青山植树造林。 

  1975年4月,磴口县村民用驼队拉树苗治理乌兰布和沙漠。 

  1982年7月,扎鲁特旗农民正在给树林打防虫药。

  2003年5月,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埋设沙障。

  1999年8月,巴彦淖尔市飞播造林。

  1997年11月,修通的库布其沙漠穿沙公路。

  2017年7月,生态好了遗鸥又回来了。

  

  2015年7月,生机盎然的乌珠穆沁草原。

  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的生态治理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三北”防护林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工程先后在内蒙古落地生根。风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全区生态建设却以每年超过千万亩的速度向前推进。辉煌成就背后,凝结着内蒙古各族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展示着内蒙古人的责任和担当。

  内蒙古的沙地就这样一点一点被染绿,占全国总人口不足1.8%的内蒙古人,完成人工造林面积超过全国人工造林总面积的10%,治理风沙危害土地面积超过全国风沙危害土地总面积的10%,有效地保护了自治区的生态资源。

  数据是最直观的反映。据第五次全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情况显示,我区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自2004年开始减少以来,已经连续10年保持了双缩减,净减少3432平方公里,全区近8000万亩农田、1.5亿亩基本草牧场受到林网的保护,2.6亿亩风沙危害面积和1.5亿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了初步治理。

  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完美逆袭,靠的是内蒙古人誓用绿带锁沙龙的坚定信念,靠的是全区上下横下一条心捍卫绿色、保护生态的坚定执着和汗水挥洒。在内蒙古这片热土上,到处激荡着绿色的情愫,绿色必然会成为内蒙古最耀眼最珍贵的底色和价值。


内蒙古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15年"双缩减"
    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