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用大数据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从“瘦肉精”到“地沟油”……长期以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民众,渐成社会痼疾。如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近日,大数据的出现为人们带来曙光。
技术解决安全痛点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美通批发市场的农残快速检测区,胡萝卜、青椒、花菜等各式蔬菜用保鲜膜整齐包装,走近细看,会发现每份蔬菜上都贴着一个二维码。
据工作人员介绍,每批进入这里的蔬菜都会被抽样检测,同时将整个批次的蔬菜信息记录在云端。客户在购买蔬菜时,只需用手机扫扫二维码,就可以获得这个批次蔬菜的详细信息。一旦发现哪个批次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度过高,就要按照程序,集中进行无公害化处理。
如今,全国各地遍布着像海吉星这样的农产品加工、物流及销售基地。依靠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农产品产业链上的生产、经营、流通、服务领域等各个环节都在信息技术的“监控”下,精确操作、全面记录、持续跟踪。而过去农产品行业成本过高、品质低下、食品安全等痛点,正在被逐步击破,转而形成新一轮的技术红利和产业风口。
“过去最信任的还是进口蔬菜,虽然贵,至少比较放心。”在呼和浩特市东瓦窑菜市场,赵女士一边挑着蔬菜一边说。如今,超市货架上出现很多直供蔬菜,这些蔬菜的产品包装上都贴有一个二维码。扫描它,就可以看到蔬菜的品牌信息、农场照片甚至采摘时间,“现在,有了这些信息,让我觉得食品安全上也有所保障,当然买新鲜、便宜的国产蔬菜比较划算。”赵女士说。
监管撑起信任支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屡禁不止,两大原因首当其冲:一是中国食品安全标准的落后,缺乏统一、强有力的测评体系,直接导致了食品安全现象频发。二是违法被追责的频数较低,且大多以罚款告终,即使被吊销许可证,企业也很快就能另起炉灶。总而言之,监管瓶颈是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
如何重新撑起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支点?大数据进入了有关部门的视野。
内蒙古食药监局联合中国电信建立的食品安全监管网即将上线,作为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监管创新的一大举措,内蒙古食药监管部门希望通过该平台,实现对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全过程质量安全及其相关信息顺向追踪和逆向回溯。而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正规数据的查询,判断食品及餐饮企业的资质和好坏。
系统打造未来卖点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6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对2016年全国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作出部署。从公众关心到国家重视,如何守住农田到餐桌的一道道防线?大数据给食品安全问题带来了解决的可能。然而,由于中国食品行业具有多主体生产、多渠道流通、多元化消费等特点,期待在技术层面推动食品安全问题快速解决显得有些不切实际。
目前,食品行业形成了一定的行业标准,但成熟统一的食品标识以及完善的追溯系统建设标准,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在全国各类食品标准不一、各大追溯系统不兼容的情况下,即使依靠大数据技术建立了成熟的产品监测、追溯平台,其使用效率也比较低。
因此,如何通过系统建设,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让健康安全成为未来中国食品的一大“卖点”,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在顶层设计层面,由相关部门推动形成食品生产、运输、销售的全产业链检测、追溯系统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够有效遏制食品安全问题,更能通过监测数据,准确判断市场风向,如一旦检测到产品物流变缓,则可能产生相应的商品质量风险,此时大数据就会给出风险提示,降低该地区的流量调配。
此外,大数据还可能通过挖掘社交媒体评价、病毒传播等多源数据,实现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反馈和监管,从而进一步促进食品安全的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