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影博物馆:浓缩中国电影的时代记忆

16.09.2017  04:43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15日电 题:内蒙古电影博物馆:浓缩中国电影的时代记忆

    新华社记者魏婧宇

    40年前,电影放映员赵承英赶着马车为内蒙古草原的牧民放映黑白电影;20年前,电影爱好者付晨光每年只能看到寥寥几部影片;而现在,他们每周都能看到新电影,3D、巨幕等电影技术更令他们应接不暇。

    电影记录着时代变迁,而电影也在记录时代的过程中不断变迁。放映机、电影拷贝是赵承英对电影的记忆,海报、票根则是付晨光对电影的记忆,这些有关电影变迁的记忆被内蒙古电影博物馆所收藏,漫步馆中仿佛进行一段穿越时空的电影之旅。

    “我们通过收集电影放映机和电影书籍见证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内蒙古电影博物馆志愿者宋呼生告诉记者,馆内1500多套电影放映设备、2000多本电影连环画和上万套电影拷贝全是他和另外几位电影发烧友在20年间收集起来的。

    年过六旬的宋呼生对电影最早的记忆来自小时候看电影时总能见到的解放-1型固定式放映机,后来在旧货市场又见到这个型号的放映机时便毫不犹豫地将它收藏进博物馆。“这台放映机是博物馆内体积最大的放映机,这种机型在20世纪50至70年代是全中国电影院普遍使用的标准座机,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放映影片数量最多的机型。

    随着电影科技的发展,放映机越来越便携化。在解放-1型固定式放映机的旁边,陈列着几个手提式放映机,引起了前来参观的呼和浩特市民贾申义的兴趣。“我年轻的时候跟随地质队常年在野外勘探,最盼望的就是文化队来给我们放电影。当年文化队就拎着这样的放映机进入大山,找一块空地挂起白布就能放一晚上电影。

    贾申义在大山中看露天电影的年代,正是赵承英做基层电影放映员的时期。1968年毕业于内蒙古电影学校的赵承英,曾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从事基层电影放映工作。刚开始工作时,他赶着马车去农村牧区放电影,后来换成了手扶拖拉机,过了一阵子又升级成自行车。到贾申义所在的野外地质队放电影,往返需要好几天,即使这样也一次都不能落下。“那时的文化活动太少了,大家都盼着能看场电影。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内蒙古很多旗县开始有了电影院,看电影成了时髦。我那时在包头市百灵庙镇电影院工作,正是《少林寺》大火的时候,天天连放五场,电影院的汽水卖光了,连白开水都脱销了。”赵承英回忆起那时的光景,忍不住地感慨。

    70后电影爱好者付晨光是伴着电影《少林寺》长大的一代,在电影博物馆,他看到了许多童年偶像的海报。“《少林寺》中的李连杰、《芙蓉镇》中的刘晓庆、《霸王别姬》中的张国荣,这些演员的表演看一次就过目难忘。小时候家乡唯一的电影院每年只上映几部片子,看一部电影能回味好几个月。”

    几十年间,中国的电影得到了飞速发展。截至今年7月底,中国新增影院960余家,总数达8900余家;新增银幕5800余块,银幕总数超47000块;影院票房超32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超过10%。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