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升级 转型创新 内蒙古确保重大项目落地生根

10.10.2016  16:07

      编者按:全区2016年秋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动员大会在呼和浩特召开后,全区各盟市立即行动起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惠民生的各项决策部署,全力抓好重大项目的服务和推进工作,形成上上下下狠抓项目落实、服务项目建设的工作氛围,并集中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为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打下基础。重大项目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牵引作用,对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为此,10月8日-9日,《内蒙古日报》推出《促进内蒙古发展·重大项目》专题报道,集中报道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兴安盟、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乌海市、赤峰市等在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中的举措做法。

      呼和浩特市

      【主题词】高效扎实推进重大项目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举全市之力高效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目前,全年围绕转型创新、自治区迎庆、民生发展、资本合作安排的总投资561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62亿元的371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正在陆续开工建设。

      重大项目建设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支撑,是首府成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火车头的重要保障。呼和浩特市今年安排的重大项目中,在围绕转型创新方面,加快推进了总投资140多亿元的京能盛乐2×35万千瓦、和林电厂2×60万千瓦、托电五期2×66万千瓦机组建设,目前这几个项目已有部分投产。此外,总投资160多亿元的中环光伏一、二、三期项目已经投产,四期工程正在加快建设;晟大能源、环聚新能源等19家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总投资200多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制造项目开工建设,沃特玛等20家企业签约入驻;总投资500多亿元的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大数据中心加快推进,服务器能力达到70万台,百度、浪潮等30多家知名IT企业相继入驻。
  在围绕自治区迎庆方面,目前,总投资370多亿元的首府地铁一二号线已开工建设,三四号线正在积极申报;总投资400多亿元的机场迁建工程7月30日获得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总投资200多亿元的快速路全线通车;投资100多亿元,新建的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国家足球(北方)训练基地、美术馆、规划展览馆、儿童探索博物馆、游泳跳水馆、体育馆、“文化客厅”连体项目等一批功能性场馆正在紧锣密鼓施工。

  在围绕民生发展方面,呼和浩特市投资500多亿元,大力推进了老旧小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引黄入呼”二期项目,“五河两库”“三环两带”以及综合管廊建设等一批重大民生和基础设施项目,让群众享受了更多发展成果。

  在围绕政府与民间资本合作方面,加快推进了总投资达到1100多亿元的轨道交通、污水处理厂扩建提标改造、“塞外安居新城”公租房建设等37个PPP项目。

        链接   呼和浩特市城市快速路项目是迄今为止,呼和浩特一次性投资额最高、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市政工程。项目于2014年3月全面启动建设,工程全长65.31公里,共设置13座立交桥,6座跨河桥,12座跨线桥,44座人行天桥,2座地堑式通道,包含BRT快速公交系统、快速路智能交通工程、快速路交通安全标志标线隔离栏、快速路路灯工程、快速路亮化等附属工程,项目总投资约216亿元(含拆迁)。目前,累计完成投资约210亿元。
  目前,BRT快速公交系统已完成全线40座站点(包括1座首末站)建设。BRT线路布设在快速路环线内侧车道,全长约46公里,是与快速路系统有效结合的“双快”工程。BRT工程实现了西南部、西部、北部、南部城区客流与呼和浩特汽车客运东站的高效衔接。快速路BRT车站站台采用全钢全封闭结构,内部设有售票厅、刷卡验票机、老弱病残孕专用暖房等,全线按进站形式分为36座人行天桥、4座人行横道。(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刘洋)

      包头市

      【主题词】调整结构补齐短板

  9月28日,在包头装备制造园区,投资15亿元的内蒙古青杉汽车新能源客车生产项目首台车下线,标志着项目一期工程正式投产。这是自治区第一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项目建成后,预计年生产新能源客车8000辆,新能源专用车1.5万辆,年可实现产值30亿元。于此同时,园区总投资25亿元的比亚迪纯电动矿用车生产项目竣工,计划10月份投产。

      内蒙古青山新能源客车项目。

  包头市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实施了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重大项目。2016年实施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830个,总投资6404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400亿元。截至8月末,重点项目开复工率达99%;完成投资204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85%,预计年内竣工367个,占重点项目的44%。年内计划完成的华云60万吨合金材料等4个工业项目、立体综合交通枢纽等5个基础设施项目、采煤沉陷区先进技术光伏产业示范基地和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将对包头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拉动经济平稳增长起到推动作用。
  按照“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有重要影响”的原则,包头市确定65个重大项目分别由四大班子22位领导包联,形成每个项目一个班子、一套人马、一个方案的推进机制,保障重大实施和重大前期项目一抓到底。通过认真执行周调度、月督察、季通报、半年巡检(视频汇报)、年终考核和动态调整的重点项目管理制度,继续完善重点项目云监控平台建设,对重大项目的立项、规划、土地、环评等手续办理和建设进度进行全程通报。

      链接   包头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交通中心工程自6月开工以来,已完成投资3.6亿元,为当年计划的36%。建成后,乘客可实现在民航、高铁、地铁、长客、公交、出租等多种交通方式间的“零换乘”,实现“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大融合。  项目由交通中心、机场航站楼、高铁站3部分组成,总投资25亿元。其中,一期工程主要建设交通中心,项目总投资24.6亿元,总占地面积483亩,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地上3层、地下2层,并配套建设机场高速下立交工程、预留地铁廊道、生态公园、道路及场站等附属设施。同时,围绕交通中心规划了空港产业园区,主要功能是空港产业、物流仓储、商务办公、会展服务等。工程计划于2017年7月底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建设期约为16个月。(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吕学先)

      乌兰察布市

     【主题词】打造农畜产品基地   

仲秋的乌兰察布艳阳高照。在察右前旗薯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园区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像这样的项目,该市从9月到年底新开工的亿元以上项目就有38项。

内蒙古薯都凯达公司是由北京凯达恒业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在察右前旗兴建的马铃薯深加工项目,二期工程于9月19日开工建设。此项目为承接京津冀地区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转移,着力打造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引进的项目。该项目2016年初引进,4月开工建设。项目一期投资5亿元,现已全面建成;项目二期预计投资3亿元,于2018年建成运营。项目建成投产后,具备年处理马铃薯能力16万吨,产品主要通过代加工和开发自主品牌进行销售,年可实现产值10亿元,带动周边马铃薯种植面积8万余亩。该公司副总经理庄楠感慨地说:“正是由于乌兰察布和察右前旗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才使得公司从签约到开工建设仅用了4个月,实现当年施工当年投产的速度。
  据了解,乌兰察布市从9月至年底新开工的38个项目总投资294.54亿元,计划完成投资121.58亿元。其中涉及农林水工程5项、生态环境和节能减排工程2项、重点社会事业项目和民生工程8项、城镇化建设项目8项以及重大产业项目15项。这些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达114亿元,计划完成38.5亿元,包括察右前旗北方国际石材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计划完成投资2亿元;察右前旗森诺国际木材交易市场,总投资1.2亿元,计划完成投资0.3亿元;集宁区华唐大数据服务外包示范基地项目,总投资1.7亿元,计划完成投资1亿元等等。让人惊喜的是,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创业创新博览会上,该市招商引资再创新高,现场签约20项、协议金额达76亿元。

  链接   定位于四季运营、运动休闲的岱海国际滑雪场,是比赛训练、大众滑雪、娱雪休闲和温泉疗养的理想场所。该项目总投资6亿元,规范面积5.85平方公里,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将建设雪道16条、魔毯7条、索道3条、U形池1处、娱雪区和儿童、成人教学区各1处,以及雪具大厅、山顶服务厅、停车场等服务设施和水电路等配套设施;二期为高山滑雪区,将建设雪道7条、索道1条。

该项目一期工程已于8月开工建设,明年底投入运营。目前,雪道、停车场、山顶服务厅和供水系统正在紧张施工中,造雪系统和河道防洪进入设计阶段,索道建设也在招标。建成后,年可接待游客25万人次,年营业额可达2.5亿元,有望成为华北地区屈指可数的温泉滑雪娱雪度假基地。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皇甫美鲜)

兴安盟

【主题词】大项目引领经济总量

开局扬鞭,项目引领。年初以来,兴安盟科右前旗、乌兰浩特市、扎赉特旗、突泉县、科右中旗等旗县市,先后有117个重大项目扎堆开工建设。目前,该盟正在推进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3个,总投资1240亿元,内容涵盖基础设施、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这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强劲引擎。

乌兰浩特市景观及绿化工程。

要想缩小差距、赶上全区发展步伐,兴安盟必须发挥水资源、土地资源、旅游资源、农牧业资源优势,引进顶天立地的大项目作支撑,才能做大经济总量,打赢工业翻身仗。
  全力抓交通项目。总投资236亿元的18个公路项目进展顺利,其中乌兰浩特机场连接线年底竣工通车,S308伊尔施至柴桥公路、S203阿尔山至乌兰浩特公路完成前期工作、年内开工建设;总投资536亿元的8条铁路项目加快推进,其中乌兰浩特至通辽动车客运专线纳入国家铁路建设中长期规划、年内完成研编制,芒罕屯至阿尔山铁路按照160公里时速进行电气化改造,乌兰浩特至白城铁路设计时速由160公里提升至200公里,明年兴安盟将建成全区首条跨区域进京高铁连接线。

全力抓产业项目。重点抓好总投资500多亿元4个产业项目,博源和乌兰两个化肥项目重新启动建设、明年投料试车,与吉林省政府签署煤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合作协议,有效解决了4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产品消纳问题,右中2×66万千瓦电厂项目纳入扎鲁特至山东青州特高压外送通道配套支撑项目、电力外送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全力抓民生项目,总投资7.4亿元,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的盟文化中心、盟图书馆和科技馆项目正在建设中。

链接   总投资近8亿元的兴安盟文化中心项目位于乌兰浩特市新区,总建筑面积约55107平方米,由群艺排练馆、剧院、电影院3大功能部门组成。地上建筑4层,地下建筑局部2层,各观众厅可同时容纳3千余位观众。其中剧场为大型乙等剧场,可容纳观众1230人,音乐厅容纳458人,电影院8个观众厅可容纳1371人。

据悉,兴安盟文化中心项目于今年5月开工建设,计划2017年6月竣工交付使用。项目建成后,兴安盟民族歌舞团、兴安盟群众艺术馆、兴安礼堂以及电影院4家单位入驻。该项文化惠民工程弥补了兴安盟目前文化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进一步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质文化生活体验的好去处。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胡日查高敏娜)


      鄂尔多斯市

      【主题词】清单制提速重点项目落地

  这几天,鄂尔多斯市捷报频传:鄂托克前旗5个重点项目、准格尔旗5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达拉特旗7个重大项目均集中开工,乌审旗重大项目开复工率达92%。“去年是190个亿元以上项目,今年是210个亿元以上项目。不仅项目数量比去年高,同期开复工率也高于去年。”鄂尔多斯市发改委副主任陈勇说。

  为了让重点项目早投产、快落地、快达效,鄂尔多斯市推行重点项目清单制,每个旗区都有专门领导、专门工作人员服务于项目。在鄂尔多斯市发改委,记者看到一份重点项目推进表,这张表每半月更新一次,每个项目的实施进度、投资情况,以及在落地过程中的困难都被记录在上面,由专人负责跟踪解决。重点项目推进对应任务清单,按需要国家、自治区、市三级协调解决进行分类梳理,鄂尔多斯市级领导包联,发改委、水务局、环保局等10多个职能部门均责任对应。

  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坚持在建项目抓进度、建成项目抓达产、审批项目转核准、储备项目转招商、优化环境转服务,通过各项措施有力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截至目前,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96项,开工率达90%,完成投资695.9亿元,年内计划竣工投产重点项目180个,其中亿元以上41个。预计全年可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700亿元以上,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00亿元以上。 

        链接   鄂尔多斯市西北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安徽皖北煤电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2年8月,注册资本金5亿元。9月13日早6时,西北能化年产20万吨甲醇精制系统顺利采出优极品精甲醇,十几天来,装置运行良好,产品销量稳步提升。达产后,企业每年预计能为地方缴纳利税达1亿元。

  今年以来,准格尔旗大路煤化工基地捷报频传,6月永江佳源年产10万吨聚合氯化铝5万吨氯烃项目落地,8月内蒙古蒙泰不连沟煤业大路热电厂具备投产条件,9月,省道31线大饭铺至龙口高速公路和呼准鄂铁路大路站前广场及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分别开工……

      锡林郭勒盟

      锡盟至山东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

      【主题词】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优先

  9月28日,记者从锡林郭勒盟发改委了解到,按照最新统计,锡盟完成自治区级重大项目开复工25项,开复工率达到96%,完成投资164亿元;向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项目开复工19项,开复工率达91%,完成投资193.4亿元。

  就在9月19日,全区秋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动员大会召开当天,在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草原和牛引进扩繁基地建设项目、二连浩特—扎门乌德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中方一侧基础建设等4个重点项目、全盟重点旅游公路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促转型、惠民生的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社会事业项目,形成了重点项目“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良好态势。

  今年以来,锡盟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定经济增长、夯实发展基础的持久动力和培育增长新动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全年共安排盟级重点项目190项,当年计划投资658亿元。截至8月底,190个盟级重点项目开复工164项,开复工率86%;完成投资391.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60%。并按照全区秋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动员大会要求,锡盟将进一步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全面完成今年重点项目建设任务,积极谋划好明年的重点项目,为迎庆自治区70周年献礼。

      链接   锡林郭勒盟至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配套的电源项目于2015年全部进入建设期,今年4月以来,电源项目陆续复工建设,截至目前,各项工程正在加紧推进,确保项目2017年投产发电,建成后将成为锡盟至山东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的主力电厂。

  锡盟至山东交流输变电工程配套的电源项目之一——蒙能锡林热点联产项目建设规模为2×350MW超临界供热机组,最大供热能力为1260万平方米,设计年发电量36亿千瓦时,动态投资27.8亿元。

  目前,两台机组主厂房封闭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屋顶钢架和锅炉钢架正在吊装,配套建设的脱硫脱硝工程也在加紧建设,建成后污染物排放将达到国家超低排放标准。

  据了解,该输变电工程配套的7个电源项目中的华润、京能、蒙能、大唐4个电源项目建设进度较快,力争年底前主厂房等主体工程全部封顶。

      乌海市

      亚东精细化工项目

   【主题词】在转型升级中布局重点项目

  今年以来,乌海市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统一部署,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紧紧围绕现有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布局大项目。引进神雾集团、天津渤海化工等一批转型升级优质项目,在装备制造和服务业、旅游业等新兴产业领域开工或投产了一批转型项目,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据了解,今年乌海市共实施重点项目308个,计划完成投资384亿元。截至目前,开复工176项,综合开复工率57%,年内还将开复工12项。其中,18个自治区级重大项目综合开复工率94%,10个迎庆献礼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在重大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乌海市突出产业项目带动,加大工业重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快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培育农业精品特色项目,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加大棚改项目推进力度,启动总投资196亿元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人居生活环境实现新突破;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开复工重大项目31项,覆盖交通设施、水利设施、信息化建设、其他配套设施等领域,城市扩能提质实现新突破;注重民生项目实施,开复工重大项目19项,覆盖就业孵化、学前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社会保障能力实现新突破。

      链接   乌海市千里山工业园区,自治区重点工业项目——内蒙古中钰镁合金锻造轮毂及车辆轻量化型材一期项目,预计不久即可试生产。

  该项目由内蒙古中钰镁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73亿元,分两期完成。一期镁合金锻造轮毂及年产5万吨高性能镁合金板型材项目于今年4月份开工建设。截至目前,主结构完成90%,厂房的彩钢夹心保温板材料已全部进场,正在准备制作安装。该项目全部建成后,产品将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零配件、镁合金高铁专用机件、3C产品镁合金配件等领域,预计年产值可达100亿元。

  镁合金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汽车上有超过60多种零部件适合采用镁合金材料,相比目前汽车产业普遍使用的铝合金具有明显优势,是汽车制造产业新材料应用趋势。“镁合金轮毂的主要优势是轻,锻压成型后强度和韧性高、减振性能好,在汽车上应用以后,能实现百公里节油15%至20%。

      赤峰市

      铁南棚户区改造项目

   【主题词】力挺PPP模式助推重点项目建设

      近日,赤峰市以PPP模式运营的全市环城水系治理项目、三座店水库引水供水项目、城市综合管廊项目同时开工建设。像这样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项目,全市已落地31个,总投资260亿元,到今年年底将达到65个,总投资超过600亿元,占全年项目投资的四成以上。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成为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引擎。进入9月以来,赤峰集中开工了翁牛特旗恒都牛业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宁城县设施农业光伏发电等一批重大项目。截至9月18日,全市已有1181个项目动开工,完成投资1011亿元,同比增长14%,项目的开工率达到96%。

  到今年年底前,赤峰还将新开工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78项。包括马林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赤峰金剑铜业年产40万吨阴极铜退城入园技改升级项目。同时,市里力争总投资150亿元的智慧城市项目、投资100亿元的赤峰五龙30万辆电动车项目也要开工建设。今年,全市1000万元以上项目动开工数将达到1258个,总投资3870亿元。

  为了给重点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市里设立了融资规模为393.12亿元的11支基金,用来解决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平台建设、产业发展等资金短缺的难题。同时,市里还出台了发展“飞地经济”的政策,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通过互利共赢推动项目建设上规模、上水平。

      链接   截至目前,棚改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52亿元,68万平方米安置小区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5%,年内可竣工入住。

  铁南棚户区位于赤峰市中心城区南部,总面积5.6平方公里。改造工程自2014年开始,总投资123亿元,涉及征收房屋7300户、企事业单位227家,建设安置房7422套,同时还要进行配套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为了加快棚户区的改造步伐,建筑工地的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赶进度。

  记者看到,在红山区宁澜南路,随着压路机、铺路机轰鸣而过,一条平整的黑色路面已然铺就。这个由北京市政路桥承建的12公里长的铁南棚改一二期支线路网,目前已经全线开工。同时,连接铁南棚户区和老城区的宁澜南路下穿隧道已实现通车,7.8公里长的铁南大街也将在年内竣工通车。而25万平方米的西片区绿化、学校、幼儿园和文化活动中心等配套的基础服务设施正在紧张地进行前期工作。

(来源:《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