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脱贫攻坚:“不让一户老百姓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掉队”
□人民网记者 白建平 富丽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冷暖,多次对民族地区的发展建设作出指示。“加大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力度,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让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社会。”也被写入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
三月的北疆草原内蒙古春寒料峭,白雪覆盖的大地下小草嫩芽正在蓄势破土。在首都北京,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驻地,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代表团开放日的回答掷地有声:“要改变农村牧区落后的面貌,不让一户老百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掉队。”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决胜全面小康的信心和决心,更是对全区农牧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
“十个全覆盖”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扶贫工程,从顶层设计上解决了新农村新牧区集中建设的难题,破解了城乡二元结构的瓶颈,补齐了农村牧区发展的短板。
内蒙古代表团开放日当天,王君在回答媒体记者关于内蒙古“十个全覆盖”问题时指出:“我们对老百姓有多好,老百姓就对我们有多亲。要把民生工程办到群众的心坎儿上。”
2013年年初,王君上任伊始,便到农牧区的老乡家中调研。当看到有些群众还住在低矮破旧的危土房中,王君用“痛心”来表达自己当时的感受。如何解决好农牧民群众最紧迫、最现实的困难,如何改变农村牧区的落后面貌,成为他思考的一个重点。
从2014年起,内蒙古启动实施了3年投入1000亿元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在全区推进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嘎查村街巷硬化、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嘎查村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十个全覆盖”,以此促进并实现农村牧区面貌的根本改观,补齐发展短板。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巴特尔在内蒙古代表团开放日上指出,“十三五”时期,内蒙古脱贫攻坚大体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是到2017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26个区贫县全部摘帽;二是到2020年完成80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31个国贫县全部摘帽。
立下军令状,砥砺向前行。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工程实施近两年,效果怎么样?
在去年9月和10月间,王君、巴特尔率自治区巡回观摩检查组进村入户、实地走访。检查组不走“既定路线”,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当即点评,提出整改意见。
20几天的巡回观摩行程上万公里,观摩检查组早出晚归、马不停蹄,深入500多个嘎查村访实情、察民意。从巍巍兴安岭到锡林郭勒大草原,他们足迹踏遍了草原深处的广袤大地。
农牧民群众为这样的观摩调研交口称赞,各级领导干部称这样观摩“真出汗,真较劲,真过瘾”。
“‘十个全覆盖’让我们农牧民群众过上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现在大家伙儿奔小康的劲头更足,我们发自内心地为共产党点赞。”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内蒙古阿巴嘎旗的牧民额日登格日勒说。
内蒙古地广人稀,水资源紧缺,对于分散居住在草原深处的牧民来说,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还要解决“吃水难”的问题。
额日登格日勒所在的锡林郭勒盟,多年以来人畜饮水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农牧民。很多牧民每天至少要用2到3个小时去离家很远的深水井拉水,每年光拉水用车的油钱就要几千元。据当地有关部门统计,平均下来,缺水牧区每一只羊四分之一的利润被拉水抵消掉了。
“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后,当地政府整合项目资金、针对不同养殖规模,为每户牧民建起了存水的大吨位水窖。并派增了大吨位送水车,牧民们再也不用为人畜饮水而犯难了。
截至目前,工程已完成投资886亿元,84.4%的行政嘎查村完成了建设改造任务,广大农村牧区可谓旧貌换新颜。“住上砖瓦房、喝上放心水、养老有保障”的农牧民用“三比”来描述当下的幸福生活—— “比过去,新生活比蜜甜;比城里,如今农村牧区一样美;比全国,咱们的好日子真不赖。”
因地制宜、产业造血,民族地区扶贫不再“等、靠、要”。在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中,内蒙古坚持将农牧区“变美”与“致富”同步推进,形成了一批“产业村”“亮点村”,夯实了农牧民稳定增收的产业基础。
农牧区产业的发展,既要“输血”,更要“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