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主任包满达: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
——访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主任包满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需要,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指明了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和着力点。当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关键期的内蒙古自治区,如何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文章?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就此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主任包满达。
记者: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十三五”时期我国改革的全新路径,内蒙古将从哪些方面予以推进?
包满达: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抓住关键环节,今后一段时间,内蒙古自治区将重点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方面入手。
在去产能方面,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着力推动煤炭、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纵向重组联合,构建煤电用产业链竞争新优势。在去库存方面,重点要化解房地产库存,鼓励农牧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地落户购租商品房,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推动公租房向货币补贴为主转变。在降成本方面,继续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实施收费清单制度,进一步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全面实施蒙西电网输配电价改革,扩大蒙西电力多边交易和蒙东大用户直供范围。下调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切实降低物流成本。在补短板方面,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与一、二产业融合,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提升,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坚持绿色发展之路,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环境治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聚焦民生改善,继续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同时,做好政策供给,深入挖掘政策“存量”,把已有政策用足、用够、用好;结合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提出一些具有实效的新举措。抓紧研究制定去产能总体实施方案和分类推进办法,深入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在简政放权、减税降费、金融扶持、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等方面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
记者:
如何找准投资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合点,为内蒙古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有效支撑?
包满达:
最近两年,在全国投资增速普遍减缓的形势下,内蒙古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5年增长14.5%,比全国平均增速高4.5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平均增速高5.5个百分点。当前,在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出现的新局面下,作为投资主管部门,自治区发改委将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保持投资力度不减。
2016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12%左右,总规模在1.5万亿元以上。落实到具体工作,要重点从四个方面着力:一是稳定投资总量。把握国家投资政策导向,挖掘新常态下新的投资领域和投资需求,扩大政府投资,调动企业投资积极性,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现代产业发展、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投资力度,推进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发挥投资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牵引作用;三是增加有效投资。着力补短板、强基础、调结构、增后劲,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四是创新投融资方式。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通过PPP、基金运作等方式,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