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原早期害虫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内蒙古草原早期虫害发生严重,危害种类主要为沙葱萤叶甲和春尺蠖。截至6月16日,全区草原虫害危害面积2530.1万亩,严重危害面积1158.8万亩。其中,沙葱萤叶甲、春尺蠖等草原早期虫害危害面积825.2万亩,严重危害面积338.3万亩,较去年分别减少691.8万亩和413.4万亩,主要发生在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和鄂尔多斯市。
草原早期虫害的发生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各级草原业务部门适时有序地开展了草原早期虫害防治工作。截至6月16日,全区累计完成草原虫害防治面积424.0万亩,其中沙葱萤叶甲、春尺蠖等草原早期虫害防治面积316.4万亩,有效地遏制了虫害的扩散,对减少灾害损失、巩固防治成效和恢复草原植被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草原虫害防治工作,在中央下拨补助资金的基础上,自治区财政下拨草原蝗虫防治补助资金340万元,确保了草原早期虫害防治工作的适时开展。各地在工作上按照农业部的要求,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属地管理责任制,强化组织领导,明确防治责任,制定实施方案,细化防治措施,将各项措施落实到防治的各个环节,确保了草原早期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强化预测预报。 在去年秋季常规调查的基础上,3月底,自治区召开全区草原鼠虫害趋势分析座谈会,对鼠虫害发生危害趋势做出预测。4~5月份,各地认真按照相关要求,充分依托自治区-盟市-重点旗县-农牧民测报员四级草原鼠虫害监测预警体系,从4月上旬开始陆续开展了草原虫害春季野外调查工作,结合气候条件,科学预测虫害发生发展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三是加强物资储备。 近年来,我区一直把草原蝗虫专业化防治服务队建设作为重点来抓。4月份以来,锡林郭勒盟对47台套大型喷雾机械进行了检修;巴彦淖尔市储备了灭虫药品36.6吨,乌兰察布市储备了灭虫药品35吨,其它盟市也通过政府采购于5月底前储备了药品。各地认真做好野外调查、机械检修、人员培训、物资储备等各项防前准备工作,为适时及时开展草原早期虫害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是推进专业化防治。 针对早期草原虫害情况,锡林郭勒盟投入6345人·天,出动大型喷雾机械358台·次,防治241.3万亩;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旗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紧急商调A2C超轻型飞机2架,历时10天飞行167架次,防治30.06万亩;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两级草原部门立即出动大型喷雾机械8台和运输车2辆,防治27.6万亩;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也紧急出动5台大型喷雾机械奔赴严重发生区域进行防治,防治12.1万亩,效果显著。专业化防治在今年草原早期虫害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是加大生防力度。 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减少化学农药污染,我区在草原早期虫害防治中,进一步加大了生物防治力度。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采用苦参碱、烟碱·苦参碱等生物制剂对草原早期害虫进行了防治。截止6月16日,全区累计完成沙葱萤叶甲、春尺蠖等早期虫害生物防治面积147.4万亩,既有效治理了草原早期害虫灾害,又保护了草原害虫天敌和生态环境,有效促进了内蒙古绿色畜牧业发展和草原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