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足球:“从1到N”的蜕变
内蒙古自治区被确定为国家足球改革与发展试点省区以来,我区足球事业从零规划体系、零联赛体系、零人才体系、零职业队伍、零经费保障和零足球文化的阶段起步,一路披荆斩棘,历经3年的发展,内蒙古的足球景观已大为改观,竞赛联赛规模化、基础保障持续化、人才体系阶梯化的良性发展局面逐步形成。
自治区在3年的时间里,打造出多层次的竞赛联赛体系。内蒙古足球超级联赛、甲级联赛、乙级联赛、女子足球联赛、校园足球联赛、社区足球联赛、职工足球联赛和足协准职业足球联赛贯穿全年,实现了年年有大赛、月月有联赛。
自治区牢牢把握为国家输送优质足球人才的根本定位,不断完善青训体系,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目前,布点建设43个青少年足球俱乐部,搭建U9-U19单年龄段青少年足球联赛体系,今年以来青少年U系列赛事比赛场次达到1000场,参赛运动员5000多名。在海南设立足球训练基地,聘请了16名国外足球教练开展10期学训,实现了学训基地化。
坚持足球运动从娃娃抓起,制定并落实校园足球三年行动计划,设立校园足球工作办公室115个,建设国家和自治区两级校园足球特色校1650所,自治区级特色幼儿园300余所。建立学段有序衔接的“4+1"校园足球联赛体系,截至目前,比赛超过3万场,累计参赛人数超过25万人。
自治区足球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截至目前,自治区已累计投入52亿元用于足球人才培养、竞赛联赛和公共足球场馆建设。
目前我区社会足球场增加到2639块,改善校园风雨足球场地3000多块,建成30个边境三少民族旗县综合足球馆。呼和浩特市开工建设国家北方足球训练基地;包头市建成国家北方青少年足球夏令营活动基地;呼伦贝尔建成中俄蒙足球训练基地;锡林郭勒盟建成中蒙俄足球训练基地。
1987年,我区的体工队、体校不再设立足球项目。随后的20多年里,曾培养过张学军、田子英等国脚的内蒙古与足坛渐行渐远。足球人才长期匮乏,制约着足球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区开展人才“引用育”工程。实施海外引智工程,陆续聘请70名足球发达国家外教在各盟市执教,选派500余人次出国学习,吸引1500余名国内外足球运动员到内蒙古切磋技艺。通过建立三级培训机制,培训教练员、裁判员、足球教师、啦啦操教练和管理人员1万余人,切实提升了足球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目前,我区已经成立区、市、旗三级足球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自治区级足球运动管理中心,设立足球运动管理中心21个,建立完善足球协会46个,现有足球管理人员4000余人。内蒙古足球走过了零起步阶段,开始步入“1+N”的全新发展阶段。自治区体育局局长谭景峰介绍说,所谓“1+N”,就是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改革、打造青训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凸显地方特色、营造足球文化等“N”个方面下大力气,促进内蒙古自治区足球事业“从1到N”的高品质发展。(记者 王雅静 孟和朝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