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首家“数码农场”落户土默川

27.05.2018  02:55

  为了11万粒优质稻种的选育,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林少扬研究团队和内蒙古稼泰绿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上百名科研工作者、劳务工人协作攻关,在土默川平原上奋战两个多月建设的“数码农场”,于5月19日顺利落成投入使用。

  5月22日,记者从自治区科技厅了解到,我区首家“数码农场”坐落在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北什轴乡卡台基村的有机水稻种植区。主要运用染色体组设计分子育种技术,分析某品种水稻的基因缺陷,并加以精准改良,培育适合内蒙古生产需求,具备抗碱耐盐、抗冷等抗性新品种和香味、糯性优良的米质品种。

  据介绍,与传统农业生产大田相比,“数码农场”主要是用于规模化、标准化的水稻育种工作,计划投建种植面积10亩,共计11万粒,每一粒种子都有独立的成长档案和可追溯体系。投入使用后的数码农场,将以水稻“单个个体”为标准,精度记录和收集DNA信息、农艺性状等。科研人员将以此为基础,分析选育出满足不同生态需求、生产需求的水稻新品种,并探索集约化、规模化种植新渠道。

内蒙古首次:包头试种海水稻改良盐碱地
  记者昨日从包头市东河区农牧业和交通运输局了解到,Nmgcb.Com.Cn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