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内蒙古奏响文化发展最强音——写在第十四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召开之际(上)
开栏的话:
第十四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开幕在即。这是一个弘扬草原文化的盛会,这是一个展示精品的平台,这是一场文艺惠民的盛宴。草原文化节以“弘扬草原文化、展示文艺精品、推动文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弘扬“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为推动自治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即日起,本报开设“弘扬草原文化展示文艺精品”专栏,和各界读者一起感受草原文化节的精彩。
今年的8月,是个幸福吉庆的8月。当全区各族人民仍然沉浸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喜庆之中,第十四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又要开幕了。
在这片金色草原上,壮美内蒙古文化强区建设的蓬勃交响,正在讲述着精彩的内蒙古故事。
第十三届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期间,由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乌兰牧骑演绎的蒙古剧《驼乡新传》在内蒙古人民会堂精彩上演。霍晓庆 摄
保护传承草原文化的精神命脉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
在内蒙古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蒙元文化、红山文化、河套文化、契丹文化等文化形态熔铸了内蒙古118万平方公里特有的精神价值。让民族传统文化在保护传承中“活”起来,最终火起来,内蒙古加快了脚步:
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即将颁布实施。条例中设立了13个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
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千校万户”计划,实施了濒危项目抢救性保护“双百工程”,对70多个项目的实践过程与207位传承人开展了抢救性记录。
启动实施文化艺术长廊建设计划重点项目。项目共立项确定了漫瀚调、民族音乐、曲艺等13类70多个项目。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自治区艺术作品及个人共获得国内外各类奖项160多个。
对外交流和国际合作不断加强,与蒙古国建立了交流协作机制,为中蒙联合申报、保护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启动了蒙医药中蒙联合申遗工作。
上世纪70年代,内蒙古博物馆考古人员在呼和浩特市郊大窑村南山发现了距今50万年之前的旧石器制造场,填补了内蒙古旧石器时代的空白;八十年代初,内蒙古文物工作队考古人员在阴山地区发现古代岩画,打破了内蒙古无岩画的旧论,在中国及世界岩画界为内蒙古赢得了声誉。2012年6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同意将中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元上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内蒙古实现了世界遗产零的突破。
十八大以来,全区文化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构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颁布实施了《元上都遗址保护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进一步加强了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重点实施了元上都遗址、辽上京遗址、嘎仙洞遗址、成吉思汗陵等一大批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遗址保护工程。
截至2016年底,全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古迹2.1万余处,全区共登记国有可移动文物总数约为112万件套,居全国第六位。吐尔基山辽墓、元代集宁路遗址、小王力沟辽代贵妃墓等十余项考古发现,先后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或“全国六大考古新成果”。全区拥有历代长城7570公里,总长度居全国第一。有国家级传承人37名、自治区级传承人674名,有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13个。
如今,内蒙古创新和探索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活化文化遗产的新路子,建立文物登录制度,全方位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新模式。内蒙古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已经呈现出更加崭新的格局和气象。
每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都刷新着世人对内蒙古的文化认知。保护传承好民族文化,推进民族文化品牌提质创新,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增添软实力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十三届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期间,大型蒙古民族歌剧《爱在胡杨》震撼上演。赵丹 摄
改革创新激发文化发展活力
近日,大型马文化全景式综艺演出《千古马颂》来到呼和浩特,一时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火爆场面。演出综合运用民族马术、马背杂技,集中了蒙古族歌舞等优秀文化元素,用艺术的方式向热爱草原和向往内蒙古的人们致意。从2014年首演以来,已经累计演出136场。润物无声,这场演出唤起了人们对自然、历史的敬畏;改革创新,文化的根脉在传承,文化的基因在生发。这也是文化体制改革成效的一个缩影。
2014年6月,自治区印发了《关于设立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和单位的通知》,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大幕就此拉开。近3年来,自治区确立了改革综合试点地区、媒体融合发展试点、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和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文化体制改革激发了草原文化创新发展的活力,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为文化强区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自治区确定鄂尔多斯市、乌海市2个改革综合试点地区,内蒙古日报社为媒体融合发展试点,通辽市科尔沁区等5地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等9个单位为“文博图”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除“文博图”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继续开展试点外,其余试点都将进入全面复制推广阶段,经过3年的试点,这片“试验区”长成了“丰收田”。
2015年,鄂尔多斯市成立了市旗两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这一创举引来其他盟市瞩目。作为自治区首个将文化旅游统筹管理和发展的一次尝试,鄂尔多斯市两年累计投入4亿元,扶持了300多家企业和项目,带动200多亿民营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弱部门”变成“强推手”。
阿拉善盟为老百姓发放“文化惠民卡”,最少不到10块钱,市民就能看一场演出。呼和浩特市6家网吧和KTV,中老年人持身份证能免费上网、唱歌,政府进行补贴。乌海市安排500万元,用于购买“国际葡萄酒节”……政府购买服务,实现了从花钱“养人”向“养事”的转变,财政资金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2015年以来,自治区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的公共文化服务包括公益性文化产品创作、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公共文体活动组织与承办等5大类、33个项目。截至去年年底,全区共有11个盟市18个旗县制定出台实施意见或管理办法,有17个旗县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了专项资金。
从小文化到大文化,从办文化到管文化,文化体制改革抓住了各种文化问题的牛鼻子。3年来,改革向纵深方向推进,成效显著。
内蒙古日报社被确定为自治区媒体融合试点,一个新闻素材经过一次多手段采集在融媒体“中央厨房”被多次生成,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35个媒介多元发布。内蒙古日报社先后设立驻蒙古国办事处,与人民日报社人民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人民日报社媒体技术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内蒙古师范大学合作,成立媒体融合实验室,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技术、智力等支撑;建立全区党报联盟,融合全区各盟市党报新闻资源,为媒体融合发展汇聚新力量。从“光与电”到“数与网”,融媒体阵容更加强大。从“+互联网+”到“互联网+”,传统媒体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地走上了现代传媒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鄂尔多斯日报社,传统媒体的报人们和22家物流企业的快递小哥合作,利用报纸发行网络开展农村牧区物流运输和快递配送业务,解决了农村牧区物流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2016年挣了个盆满钵满,实现营业额3660万元。探索多种经营、跨界融合,鄂尔多斯日报社写下浓墨重彩的发展新篇章。
经过3年的试点,自治区文化体制改革收获累累硕果。改革犹如一只“无形巨手”,正在描绘着文化强区建设的精彩画卷。
第十二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闭幕演出的内蒙古民族情景歌舞剧《草原上的乌兰牧骑》在呼和浩特精彩上演。赵静摄
文化民生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苏和是达茂旗满都拉镇一名牧民,小时候要看演出就得等乌兰牧骑来镇里,现在他躺在沙发上,随时都可以用手机在屋后的“小盒子”里下载最新大片。
“3年来,我不用出门就可以学习最新的畜牧知识,通信杆上的‘小盒子’,可真是咱牧民的‘加油站’”苏和嘴里智库一样的“小盒子”是“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项目的移动数字“加油站”。3年来,全区已经在10个盟市中的28个偏远旗县建起810个移动数字加油站,这项工程打通了边境地区群众接受数字文化资源的“最后一公里”。
外省文化部门来内蒙古考察公共文化建设不禁赞誉:“内蒙古国境线长4200公里,能开发出这么好的方式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真是了不起。”
内蒙古图书馆开展的“彩云服务”,实现了图书馆新购图书100%的流通率,此举在去年荣获“美国图书馆主席国际创新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尚属首创。获奖证书上写道:“彩云服务”项目彻底改变图书馆服务模式,增强图书使用率,最大限度地提高读者满意度,构建可仿效的服务模式为在全国营造以读者为主的阅读氛围作出贡献。这项服务已经引来发达国家效仿,这是内蒙古献给世界的“内蒙古方案”,也赢得了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喝彩。
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填平补齐公共文化资源,推动区域间、城乡间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协调发展,让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这是内蒙古文化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些年,内蒙古深入推进公共文化建设。促进文化惠民、改善文化民生,让农牧民真真切切共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在文化民生领域“做加法”,按照标准化、均等化的目标,提高服务效能,满足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
——全区共有93支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每年惠民演出1.2万余场,其中下基层开展惠民演出超过7000场。每年导向性、示范性文化活动1000多项,参与人数近3000万人次。
——截至2016年底,全区累计投入2.255亿元,建成草原书屋1.12万个,实现了每个行政村都有一个草原书屋的建设目标;全区建有县级以上图书馆117个,嘎查村文化室10576个。
——自治区文化惠民已经形成品牌。“惠民演出全覆盖”“百团千场下基层”“草原音乐周末”“草原戏剧演出月”“四季内蒙古舞蹈季”等系列惠民演出,仅2016年就开展8000多场,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这一个个数字,代表着内蒙古各族人民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农牧民获得感不断增强的最好注解。一张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五级服务网络,实实在在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
从以“九个一批”为重点的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到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的文化使命,顶层设计的强力推动,带来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而每一次发展的最终落脚点都是惠民: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为社区居民打造“10分钟文化圈”;
包头市围绕文化体制改革制定了41个顶层设计制度文件,累计投入资金超过30亿元;
赤峰市全市2089个嘎查村,共建文体广场2928个。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1个盟市制定出台了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意见或管理办法,有17个旗县在2016年财政预算中安排了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
数据见证巨变:自治区成立初期全区文化事业费仅为1.2万元,改革开放初期增加到742万元。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对文化事业投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十二五”时期全区文化文物事业财政拨款共计111.46亿元。
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在文化之风的吹拂中,内蒙古正以跨越的姿态,加快文化强区建设,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赵丹)
[责任编辑 魏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