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实地调研农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及脱贫攻坚工作
3月8日,乌海市委书记宋亮,市委副书记、市长艾丽华深入海南区实地调研农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及脱贫攻坚工作。(石历增摄)
3月8日,乌海市委书记宋亮,市委副书记、市长艾丽华深入海南区实地调研农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及脱贫攻坚工作。宋亮强调,要深刻认识实施农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和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确保“十个全覆盖”工程和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自治区驻乌海市调研督导组常务副组长尤俊成、副组长冯晔参加调研。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龚明珠,市委常委、秘书长全觉民,副市长陈文库、郝健君一同调研。
宋亮、艾丽华一行先后深入海南区赛汗乌素村、曙光村、渡口村等处,详细听取了各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并召开座谈会。
宋亮对海南区农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和脱贫攻坚工作给予肯定。他指出,海南区农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狠抓工程进度和扩面提质,咬定目标,集中力量,真抓实干,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农区产业发展方面,下大力气引进龙头企业,规模大、档次高,为我市未来农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农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基础工作全面推进,“小”“散”“乱”的格局明显改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与我市“双提高”“双满意”标准仍有一定差距。
宋亮指出,做好农区工作,服务好农区群众,关键在党员领导干部能否真正练好服务群众基本功,打好脱贫致富攻坚战。海南区包联干部、包联单位、下派干部和基层党组织要带着深厚的感情,驻一线、进农户、入院落,听民声,解民意;要悉心听取群众反映诉求,认真听群众提意见、谈心声,和他们谈心交心,推动为民办实事项目的落实;要坚持因村制宜,因户施策,着眼长远,帮助农区居民找到致富门道,让群众每家都有一个增收支柱性产业,每户都有一个稳定的增收来源,尽快实现脱贫致富。
宋亮强调,海南区要树立完成任务只是基础、打造亮点才能体现工作水平和建设成效的意识,在整体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结合实际,高标准、高起点全力打造“十个全覆盖”工程的特色亮点,带动提升全区农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整体水平和档次。农区产业发展要与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休闲农业相结合,根据不同村镇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发展高效特色产业;农区产业发展要在扩面提质上下功夫,集中连片,促进产业规模化、区域化,形成集聚效应,体现出彩效果;要进一步完善优化黄河沿线规划建设和产业发展布局,着力将海南区黄河沿线打造成产业发展新轴线;要重点将赛汗乌素村远航新村打造成代表我市葡萄产业园区与现代农业结合的亮点,将光伏新村和渡口村打造成我市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重要支持的节点。
宋亮强调,海南区要以农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快农区基础设施建设。要立足未来发展趋势,超前谋划路网建设,为今后产业发展奠定基础;要系统规划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要积极推动生态建设,突出农业和生态的结合,进一步加大农区园林绿化力度,打造绿色美丽村庄。
宋亮强调,市直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大对海南区农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支持力度,高水平、高质量完成我市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好自治区党委交办的重要任务,向全市农区群众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艾丽华指出,海南区各部门要细致谋划、提前动手,为今年“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建设改造任务全面完成。要将沿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完善黄河沿线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沿黄生态旅游公路,加快发展生态高效特色产业,进一步推动以农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和精准扶贫工作为统领的沿黄生态文明产业带建设。要统筹完善规划设计,进一步整合项目、资金,将产业发展和“十个全覆盖”工程结合起来,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农区整体发展水平,将“十个全覆盖”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