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农广校校长季广德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座谈会上的专题发言
加强农广校体系建设 担负起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的使命
——季广德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座谈会上的专题发言
(2016年9月26日)
根据会议安排,在这里我作一个专题发言。
2013年,农业部印发了《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 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这是农业部以部发文件形式针对一个机构的建设印发的文件,在历史上比较少有,文件明确了农广校的职能任务、建设要求,同时提出要在农广校的基础上成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业部在以后的有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文件中进一步强调要建立以农广校为主体的“一主多元”教育培训体系,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健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定向培养职业农民”。中央文件针对农业部门的一个机构作出部署,历史上非常稀有的事儿。当然从这里可以看出,农广校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关系。
今天,我就以“加强农广校体系建设,担负起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的使命”为题,向各位汇报三点学习体会。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要有主体机构承担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是技术培训,也不是科普培训,而是一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之后,中央一号文件又连续4年部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抓好新型农民职业教育等内容。2014年之后,连续两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顺便解释一下,新型职业农民与农村实用人才的关系。农村实用人才包括新型职业农民,也就是说新型职业农民是农村实用人才中高层次类型的人才。因此,党中央把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任务加以部署,提出建立专门的机制、制定专门的规划,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人才培养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党的干部培养有党校、行政干部培养有行政学院,专业人员培养有各种大专院校,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也需要有农民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没有围墙、立足农村、面向农民,采取送教下乡形式,实行“半农半读”和弹性学制方式,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鉴于这样的特点,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的专门机构被农业部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力军。
抓好农民教育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不是一个部门的事,而是全党全社会的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2013年底,在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讲话指出,关于“谁来种地”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解决好这个问题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总书记强调:农业强则中国强,农村兴则中国兴,农民富则中国富!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2014年,习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科技进步的核心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2016年,到安徽小岗村调研时,习总书记再次强调:加快农村发展,要紧紧扭住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3大任务。发展现代农业,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上,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
李克强总理也曾说过: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
领导们的讲话是对农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农民教育培训提出的新要求。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培训从生产过程向全产业链条发展转变;从耕地、棚圈等场所的技术推广向区域资源的开发、保护、综合利用转变;从单一的农产品生产向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农业持续的发展能力转变;从提高技术技能向农牧民的综合素质提高和能力提升转变。
领导们的讲话表明: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培养现代化的农民,而要培养现代化的农民需要建立专门的教育培训体系,形成一种专门机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从务农的农民中,选择一批人,针对培养目标要求,定向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生产经营者队伍。
为落实党中央的要求,农业部做了一些部署。专门召开了研讨会、工作会议,开展试点、组织示范,推广经验。在此基础上,农业部、财政部2016年正式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这个工程是长期的,根据不同时期的的目标要求,通过若干计划分步实施。比如,“十三五”期间,重点抓好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
农业部明确指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长期性的事业,需要大量的组织、研究、事务性工作承接,这就需要有一个机构来承担。农广校作为农业部门直接管理并具有教育职能和资质的事业单位理应成为农民教育培训的实施机构。农业部提出了加强农广校体系建设,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立以农广校为主体,形成“一主多元”的教育培训机制,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农业部门直接掌握的资源,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人才扶持的管理实施体系。
二、农广校作为农牧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需要建设
农广校自成立以来就是农民、农村干部教育培训的专门机构,为基层干部的素质提升,农民学习技术做出过很大贡献。
农广校不是全日制形式的学校,是经国务院备案,教育部门批准的具有教育资质的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农广校也不是单一层次的机构而是一个体系,从上至下建成了中央农广校、省区级农广校、盟市级农广校、旗县级农广校、乡镇教学班等四级建制五级办学的体系;从中央农广校到旗县农广校形成了从教学管理到事务管理、从培训组织实施到基本信息掌控上下贯通,步调一致的工作机制。基层农广校作为自治区级分校,其行政管理、人员经费等归地方行政部门管理,职业教育职能隶属于自治区农广校总揽。
随着农业农村形势的变化,农广校的职能不断调整和完善。2009年后,我区农广校作为农村牧区劳动力素质培训的主体力量,担当起了农牧民职业技能和创业技能的培训任务。2010年后,农广校承担了大量的技术技能培训任务。2011年以来,我们理顺职能、理清思路,抓重点措施,强化体系建设。在队伍方面,重点抓校长队伍、专职师资队伍、职业技能鉴定管理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在教育方面抓导师团队建设、师资库建设、专职师资教学能力提升;在教学研究方面抓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研究、教学教法研究;在培训的组织方面,抓组织方式和组织模式的研究和推广。几年来,我区的农牧民教育培训能力大幅提升,农广校的影响力不断提升。2013年农业部7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职能。农广校的教育培训继续采取开放性教学,不惟经验、不惟教材,而是与时俱进,随时学习先进的理念、采用先进的技术、使用先进的装备、汲取先进的文明成果;农广校实施的教育培训形式灵活、教法实用,所以,农广校的教育培训组织实施符合务农农民发展和农牧业产业发展的需要,深受农牧民和主管部门的认可和赞许。
自治区农牧业厅对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和农广校体系建设的关系认识到位,思想统一。今天在这里召开会议,请盟市旗县主管部门的分管局长、科长和农广校校长一起参加会议,一起研究部署、一起组织实施,明确项目要求,动员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作全面展开。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是一项新鲜事物,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机制、健全制度,不断探索组织实施模式,研究符合当地农牧民特点和农牧民教育规律的方式方法,将农牧民“培训”转为“培育”,这些都需要农广校作为专门机构来协助完成。刚才张处长讲话要求农广校做好指导工作,这是对我们提出更高的期待。各级农广校要主动做主管部门的助手和参谋,承担好指导工作,做好基础性、关键性和事务性工作。基础性工作主要是针对农牧业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途径的需求开展调研、建立培养对象库、分批次选派学员参加培训等;关键性工作主要是培训组织实施、培训过程管理、效果考核评价等;事务性工作是负责职业农民认定的受理审核、建档立册、证书发放、信息库管理等。
由此看来,农广校作为农牧民教育培训的专门机构,既要加强自身的建设,也需要各级农牧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农广校的建设和发展。
农业部很重视农广校建设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的建立。2012年农业部召开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农广校要成为农民教育培训的主力军。2013年11月,农业部在陕西西安市召开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套开了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张桃林副部长就加强农广校体系提出明确的要求。2016年农业部在江苏苏州市召开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验交流会暨农广校工作会议,一起部署农广校体系建设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农业部门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是一种新的尝试,在总结多年组织农民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又经过2011-2013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农业部建立了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并根据职业农民的成长规律,将职业农民又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根据产业分工和岗位特点,将职业农民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三种类型,这样构成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三位一体、三级贯通、三类同进”的教育培育制度。
自治区农牧业厅也十分重视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机构和农广校的体系建设工作。今天,农牧业厅在这里召开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座谈会也要套开农广校体系建设会。赵厅长一会儿讲话还要专门强调农广校的建设问题。这样的安排就是为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抓好农广校的体系建设,切实实施好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程。毫不讳言,当前农广校作为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的主体力量,其能力和条件还不能完全适应要求,特别是在机构方面、领导班子配备、师资队伍构成、教学条件改善、管理队伍的能力和作风建设等都需要加强。农广校教育培训组织实施和培训能力的增强,有利于促进我区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作开展。召开此次会议,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动员全区农广校抓住机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全力协助主管部门和领导抓好职业农牧民的培育,尽快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牧民队伍,为我区现代农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农牧业厅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年初,农牧业厅党组书记、厅长郭健在全区农牧业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年我区计划培养10000名新型职业牧民,农牧业厅直接培养1000名以上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带头人的计划。赵永华副厅长作为分管厅长更是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刚一到任,赵厅长听汇报,聊思路并亲自下乡调研考察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情况。科教处处长张秀清也是刚一上任,就谈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路和做法,去年召开全区科教会议之前,提出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要单独开会。今年农业部在江苏开会,会议一结束,张处长便提出我区要专门开会部署。
今年,农业部财政部正式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今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前几年利用阳光工程劳动力培训项目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和示范的要求明显不同。为便于大家很好的理解今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变化的要求,我就项目实施特殊性谈四点认识,供参考:
第一,培养目标突出重点。前几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和示范过程中,将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等三种类型同步开展。今后几年,落实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遴选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开展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以便尽快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生产经营者职业农民队伍。
第二,项目管理权限上提。前几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和示范,主要是探索路径,研究模式、建立制度,项目实施集中在旗县一级。今年,农业部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培训制度,全国有8个省30个地级市以整省和整市形式实施,另有800多个县全面实施。我区有4个盟市以整市形式实施推进,有60多个旗县全面实施,以便进一步研究探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组织方式。所以,今年项目实施改由盟市统筹设计、组织实施。农牧业厅将培育的组织实施工作交给盟市,就是让盟市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力量,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特别是作为整市推进的盟市更加注意,盟市农牧业主管部门是组织的主体、实施的主体、监管的主体、考核的主体。盟市主管部门不能将资金分配下去,就认为落实了项目要求,必须研究制定统一的方案,加强组织推动,勇于创新,探索盟市为单位的实施模式、教育培训模式和管理模式。
第三,探索分层次培养机制。今年为了研究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机制,保证教育培训质量,农业部科教司和中央农广校建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分层次开展,县级组织培育初级的、地市级组织培育中级的、省区级组织培育高级的,中央农广校培养高层次的职业农民队伍。自治区农牧业厅决定今年的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农机合作社轮训由自治区统一组织实施,自治区农广校具体负责。自治区农广校统一制定方案提出要求,带领盟市旗县农广校共同实施、分工协作。希望盟市主管部门的领导也大胆尝试、主动探索新机制,充分依靠盟市农广校的力量,抓好抓实项目实施,抓出成效来。
第四,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农业部在项目管理上明确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坚持“事随人走、钱随事走”的原则,自治区农牧业厅为此在实施方案中已进一步明确了要求。从字面上看,“事随人走、钱随事走”是资金管理内容,实质上是项目管理的新要求。
注意三个关键字:“人”“事”“钱”。“人”指的是确定的培养人员;“事”指的是根据培养对象开展的教育培训、认定管理的工作内容;“钱”指的是每人的3000元培育经费。
“事随人走”指的是先定好具体的培养人员,将培养和认定管理等工作细化、明确分工要求、明确任务和数量,经费使用与确定的培养人员、培养内容挂钩;“钱随事走”谁承担具体的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措施指导等事项,经费按比例支付或拨付给谁(机构)。盟市旗县可以开展分层次承担培养任务,培育经费则按任务比例和要求分配。
三、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抓好农广校建设
目前,我区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已大范围实施,但我区的农广校体系建设还很薄弱。从机构上看,只有10个盟市、69个旗县建立了或挂了农广校的牌子。从职能上看,一些农广校依然把自己当成一个推广机构,干的是技术推广的事;从队伍上看,农广校编制很少、人员配备不齐、管理滞后、能力欠缺,还不能很好的承担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所以,针对目前对农广校性质的认识和工作措施上的问题,我在这里强调几点:
第一,农广校不属于教育系统,不执行教育部门管理的全日制学校那些规范。2013年农业部部发7号文件已经明确农广校的性质,2014年,教育部和农业部两部办公厅印发文件,针对农广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学员管理、学历认定等又做了进一步的规定。自治区教育厅和农牧业厅对此也印发了文件做了相应调整。同理,农广校的教师也不属于教育部门的教师系列,而是按照农业部门的要求进行管理,评定初级、中级、高级以及正高级职称。
第二,农广校涉猎的业务范围囊括了农业、农村、农民乃至国民经济体系,农民教育培训的内容也不局限于技术层面。农广校不属于技术推广系列,属于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
第三,“一主多元”教育培训机制要明晰。“一主”的含义是——农广校做为专门机构承担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主要组织实施和教育培训任务;“多元”的含义是——科研机构、职业院校、技术推广等作为技术支撑,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示范园区作为实训基地参与。不是说“多元”机构与农广校承担同样的事,发挥同样的作用。举个例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就像培植一棵苹果树一样,苹果是职业农民,树干是中央农广校、其他枝干枝条是省级、盟市、旗县农广校。“多元”则是树叶。“多元”机构通过两种途径参与培训工作,一种是结合各自的研究、示范、推广的项目或内容,随时随处开展技术技能的培训,二是配合农广校组织的职业培训或职业教育活动中提供的技术技能教学和指导。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多元”的机构需要通过“树干、树枝”的组织协调而发挥作用。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起到主体作用的农广校体系还比较弱小、功能还不健全,需要进一步强化建设,就像一株新栽植的苹果树一样,需要施肥、松土、灌溉、修枝等,这就是农业部科教司的领导讲话指出的含义“主体靠建设”。至于“多元”机构都有各自的职能任务和要求,他们培育职业农民需要农广校与其建立协作机制,通过协调沟通、紧密配合来实现培育职业农民的目的。况且,农广校的发展,提高教育培训能力需要吸收“多元”机构的营养,学习“多元”机构的知识和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因此,农业部科教司的领导讲“多元靠机制”。
综上,农广校的机构建设必须摆在各级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上,重新界定职能和事业单位的性质。目前,有的盟市旗县农广校还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这样定位农广校对实施农牧民教育培训很不利。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健全农广校体系”这句话很重要,抓住机会,好好做做文章。
各级主管部门要抓好农广校的班子和专职教师的配备。农广校的领导班子特别是校长很重要,校长是领航者,一名好的校长(有思路、有干劲、真抓实干、作风正派的)可以带活一个学校甚至一个地区的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专职教师是农牧民教育培训的关键,好的教师必定能够保证农牧民教育培训的高质量。以前,我们依靠兼职教师,在新的形势下,再以兼职教师作为主体力量已不能保证任务实施。
自治区农牧业厅对自治区农广校建设给予指导和支持。作为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和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养的办事机构,农牧业厅不但鼓励我们承担事务性、基础性工作,而且指导我们组织盟市旗县分校开展农牧民教育培训和体系建设工作。今年,我们通过承担的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农机合作社带头人等项目实施,带动盟市旗县农广校共同实施,指导盟市和旗县实施好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协助主管部门做好事务性工作。继续开展校长管理能力、专职师资等方面的培训,提升整体能力,继续开展教育培训模式的探索,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以保证教育培训质量,提高成效。
最后,我谨代表自治区农广校体系感谢多年来各级农业部门领导们的大力支持,希望各位领导们一如既往,继续支持农广校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