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已全部竣工

11.12.2014  09:15

[ 导读 ]  据了解,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及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着力改善农村发展条件,夯实农村发展基础,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加快农村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2014年呼和浩特市旗县农业农村工作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透出消息——
首府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已全部竣工
   本报讯  昨日,2014年呼和浩特市旗县农业农村工作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截至11月底,我市自2013年开工建设的96个新农村示范村已基本建成,全市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全部竣工,5个旗县的农业农村工作亮点纷呈。

  据了解,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及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着力改善农村发展条件,夯实农村发展基础,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加快农村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按照打造“两个一流”、推进“三个建设”、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要求,以及“三个层次、三种类型”的农村发展布局,以“四通五化六有四提高”为标准,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为载体,全面加强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和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发布会消息,截至11月底,自2013年开工建设的96个新农村示范村已基本建成。全市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全部竣工,包括危房改造工程完成16838户,完成计划的95%;安全饮水工程完成239个村,完成计划的98%;街巷硬化工程完成375公里,完成计划的110%;电力村村通和农网改造工程正在建设;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工程完成32720户,完成计划的100%;校舍建设与安全改造工程完成14所,完成计划的87%;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工程完成281个,完成计划的100%;文化室建设工程完成350个,完成计划的100%;便民连锁超市工程完成231个,完成计划的100%;农村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工程已完成。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补贴资金已到位19.86亿元,其中,中央、自治区补贴资金到位1.66亿元,市补贴资金到位18.2亿元。

  发布会上,来自土左旗、托克托县、和林县、清水河县、武川县5个旗县的有关负责人向参加发布会的媒体介绍了各自旗县农业农村工作的亮点和“十个全覆盖”工作的建设情况。

  据了解,土左旗2012年以来共投入5.3亿元实施了11个市级、10个旗级、53个乡镇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程,重点实施了推进村庄基础设施及配套“四通”建设、推进村庄综合整治“五化”建设、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五有”建设、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四提高”建设,通过实施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程,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和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托县充分抓住旅游业迅速发展带来的机遇,规划建设沿黄特色农业产业带,精心打造托县黄河鱼、设施休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三张“名片”,力争实现点上突破、线上串联、面上提升,助推沿黄经济带又好又快发展。

  和林县以培育壮大六大特色产业为抓手,着力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云计算产业基地、石材建材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清洁能源输出基地、休闲观光度假基地、林草基地“六大基地”,助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清水河县结合“三区三镇”建设,坚持“因地制宜,连片建设,确保建一片、成一片、受益一片”建设思路,按照“需要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创造性推进“10+2”覆盖工程,即“十个全覆盖”工程加农村金融服务自动取款网点覆盖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其中小学教育和农村超市实现区域就近覆盖,目前37个项目村已基本完工。

  武川县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注重生活环境的改善,更加重视产业的发展,紧紧围绕当地五大特色产业发展生产,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提出了以“十个全覆盖”、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为抓手,打造“六个大县”,即食用菌大县、生态大县、种草大县、养羊大县、马铃薯大县、清洁能源大县,实施精准扶贫。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