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牧区危房改造让内蒙古61.5万农牧户住上新房奔小康
原标题:农村牧区危房改造让全区61.5万农牧户——住上新房奔小康
开栏的话
危房变成新房,大路通到门口,自来水接到灶台……当下,全区成千上万个村庄和嘎查的老百姓的生活正在被改写!
从2014年起,我区将利用3年时间,投入600多亿元,在全区农村牧区实现“十个全覆盖”。“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农牧区发生了哪些变化、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怎样的改善、农牧区基本公共服务情况如何、各地在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中遇到哪些难题、有哪些经验做法和典型,今日起,本报推出《贯彻“8337”发展思路 深度 实施“十个全覆盖”》系列报道,全面呈现鲜活、真实的“十个全覆盖”建设进程。
在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玫瑰营镇营盘村幸福院,喜迁这里的高粉红正在逗孙女玩。记者李永桃摄
2013年秋天,进城务工10多年的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玫瑰营镇的段胜利举家返乡。他买了辆大卡车,一门心思在老家跑起了运输业。他回乡谋业源于国家和自治区农村牧区危房改造的好政策!
“我是政策的受益户,有了国家补贴,再加上我和父亲投劳投力,省了些工钱,要不然单靠我们受苦人赚的那点血汗钱,何年何月能住上个砖瓦房?现在好了,不仅有了好房子住,而且因为危房改造,在农村揽活儿也容易了。”段胜利的话道出了农牧民朋友的心声。
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工程不仅是国家实施的重要民生工程,更是自治区“百姓安居工程”和“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重要内容。我区从2009年启动该工程以来,各盟市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改造模式,千方百计解决资金瓶颈,危房改造工作取得成效:截至2014年底,全区共完成61.5万户危房改造任务,自治区级财政投入48.1亿元,全区危房改造完成总投资约309亿元。2015年全区计划改造17万户,截至5月初, 鄂尔多斯 、乌海、锡盟、 巴彦淖尔 市均已开工。
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蓿亥图村薛占军享受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盖起了亮堂堂的砖瓦房。记者李永桃摄
别样路径,创新建设模式
国家危房改造政策旨在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的农牧户解决最基本安全住房问题。危房改造也是改善农牧民居住环境、缩小城乡差距、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事。本着这样的认识,我区各盟市从降低生产成本、少花钱办大事的实际出发创新危房改造建设模式。
乌兰察布市化德县针对农村牧区“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老龄人口“贫困化”等突出问题,打破常规、先行先试,通过集中建设养老互助幸福院,采取集中居住、分户生活、统一管理的方法,将农村60周岁以上有生活能力、无生产能力的五保户、低保户就近搬迁到幸福院居住,真正实现“政府省心、子女放心、老人开心”,初步探索出一条有效解决农村牧区危房改造的新途径。
在化德县先行先试、小规模建设养老互助幸福院的典型引领下,乌兰察布市借助农村牧区危房改造政策,出台了全市农村牧区养老互助幸福院建设实施方案,推进养老互助幸福院建设。2013年7月19日,国家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在乌兰察布市组织召开中西部地区农村危改现场会,对这一改造模式予以肯定,加以推广。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建设养老互助幸福院427处、入住42856户。
通辽 市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库伦旗、开鲁县结合各地实际,采取主附房连建模式,在主房后面建设后倒厦子,将厨房、餐厅、储藏间、卫生间设计在后倒厦子内,既经济又适用,解决了面积不够用的问题。
同时,通辽在部分乡镇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使危房改造工程与产业项目、村屯道路硬化、绿化、房屋围墙美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涌现出了科左中旗花胡硕苏木哈根庙嘎查、敖包苏木扎如德仓嘎查等62个危房改造整村推进示范村。
巴彦淖尔 市根据村容村貌、产业布局等特点,编制完成了649个中心村规划,统筹推进集中新建型、旧村整治型、中心村集聚型、集镇汇集型和产业带动型“五种建设模式”。全市7个旗县区59个乡镇苏木,镇镇有亮点、村村有特色。其中,临河区双河镇万丰新村立足4A旅游景区黄河湿地公园优势,经过改造成为仿古民俗村,不仅使村民受益,也为临河市民提供了重要的休闲旅游去处。
鄂尔多斯 市达拉特旗王爱召镇西社村通过危房改造,实现乡村面貌大改观。记者王玉琢摄
多方筹资,确保工程不差钱
随着原材料及人工费用的不断上涨,危房改造的建筑成本逐年增加。
据自治区住建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组成方式为农户自筹和政府补助。危房改造的每平方米造价为1000元,人工成本为450元,建筑成本550元。现户均补助18732元,其中,国家补助7500元,自治区补助6000元,盟市和旗县各配套2616元。
从全区来讲,自2014年起,我区平均每年要完成17万户改造任务,自治区财政至少要拿出33亿元配套资金,财政压力大。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我区各地多渠道筹集资金有效缓解了这一难题。
包头 市整合支农资金和项目,将危房改造与生态移民、新农村建设、村庄撤并、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捆绑进行,多元化投入,建成一批高标准的新型农牧民住宅。同时,该市针对近年来农村人口大量外出、闲置住房较多的实际,通过购买农村闲置安全住房和改造闲散校舍,集中安置困难群众和分散供养五保户及孤寡老人等住房问题,解决了自筹资金不足问题。
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在危房改造中采取项目支撑一点、部门帮扶一点、企业垫付一点、财政奖补一点、外出人士捐助一点、群众筹资投劳一点6种筹资举措,有效解决了资金不足问题。在整合资金中,该县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民自愿参与、自主投入。通过规定设计农民议、施工企业农民找、筹资标准农民定,实现了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由被动实施到主动争取、由袖手旁观到积极参与的“三个转变”,到处可见家家户户出人出车、拉沙换土、栽植树木的感人场面。
通辽市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用地债资金优先保证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各旗县市区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优先安排危房改造配套资金。2015年科左中旗危房补助资金由每户18732元调整为20000元,除中央、自治区和市级补助资金外,不足20000元部分由旗级财政兜底。该市还对涉农涉牧项目实施优先向危房改造整村推进示范村倾斜,实现资源聚合效应;此外,通过召开对接会、出台扶持政策、财政资金奖补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党政机关、金融部门、工商企业、社会团体和农牧民群众参与,形成多元投入机制,解决了危房资金短缺问题。科左中旗、科左后旗与金融部门协调,通过政府担保为改造户贷款,解决资金困难问题。
危房改造让农牧民受益,让乡镇变美!“过去,乡亲们住的都是土坯房,塌墙破院。现在,房新了,树绿了,居住环境改善了,乡风文明了!村里还新建了温室大棚,让农民的腰包更鼓了!”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新公中镇永联二社妇联主任白宝华喜滋滋地说。
危房改造成了“暖心工程”
5月29日,记者走进达拉特旗王爱召镇西社村,一排排白墙红顶的砖瓦房格外显眼,水泥路横贯东西南北,直通村民家门口……
丁凤莲的家宽敞明亮,现代时尚。她说:“原来住的是40平方米的土坯房,丈夫9岁时盖的,已经住了45年。窄小憋屈,夏热冬冷。遇上刮风下雨,屋内跑风漏雨,阴冷潮湿,难住!”
去年,在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过程中,王爱召镇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采取国家、自治区、市旗补贴和个人出资的办法,对西社村的所有危旧房进行集中改造,政府补贴2万多元,个人只需掏8万多元。丁凤莲和村里270户村民一道,住进了80多平方米的新砖房,水泥路也修到了每户村民的家门口。春节前,村里每天鞭炮声不断,庆贺乔迁之喜,丁凤莲和丈夫高兴得睡不着觉。
“过去想也不敢想的事,现在变成现实了,住上新房奔小康!现在家里种着60亩地,养着6头奶牛,40多只羊,一年收入15万元没问题。”说起现在的幸福生活,丁凤莲脸上绽出笑靥。
“以前村子的路坑坑洼洼不好走,没有卫生所,村民看病要跑几十里路,现在这些难题都解决了。”村民郭根河在旁插话。
郭根河家盖了两套房子,一套他和老伴儿住,一套儿子和媳妇住。外面看着普通,屋里的设计却充满现代气息:暖气、地瓷砖、贴了壁纸的墙面……房间还做了吊顶,安了吸顶灯。郭根河自豪地说:“这套房子内装修是我学设计的女儿亲手设计的,97.6平方米,全部按照装修楼房的样式设计。你看,这个是卫生间,炕是暖气炕,烧一个小锅炉就行,干净暖和。”
针对住户相对集中的特点,西社村在危房改造施工开始前就邀请规划部门进入,对村庄、巷道等进行统一规划。相关部门还采取依工程进度分期补贴的方式,只要开工就先补贴一部分,工程实施过程中再补一部分,其余部分待建成验收合格后全部补齐。农户还可以根据经济条件和家庭成员情况自行参与建设,大大降低了成本。
西社村党支部书记赵在奇说:“西社村是达拉特旗沿河地区典型的传统村落,共11个社,现有农户603户2320人,人口密度高,改造难度大。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过程中,新建房屋202户,改造38户,硬化街巷3.4公里。依次建起了文化室、卫生室和便民连锁超市,2014年完成总投资1550.3万元。村民的新房基本都是自建,每户至少节约3至4万元。”
西社村在危房改造过程中,创新改造建设模式,引导农户共同参与规划建设,危房改造工程真正成了农牧民的“暖心工程”。目前,该村安全饮水、户户通电、广播电视通讯、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已经实现全覆盖。同时,通过旧村集中整治和村民自主管理,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据达拉特旗旗委副书记王三石介绍,西社村的危房改造让村民唱主角,村干部包户,在拆除、场平、建设、补贴发放、银行贷款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服务。今年,全旗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深入农户家排忧解难,及时有效解决工程推进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纠纷问题,累计解决各类问题27个,有效促进了工程的顺利实施。该旗计划3年投入20.3亿元,在全旗130个行政嘎查村实现“十个全覆盖”。
把钱花在刀刃上
加快农村牧区危房改造,是解决居者有其屋的重大任务,也是“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首要工程,惠及千家万户,功在当代,利在子孙。工程实施以来,得到广大群众的积极拥护和支持,正在取得预期效果。
实施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对一个地方来讲,是一项重大工程;对农牧民群众来讲,是一生的大事。大部分农牧民用多年的积蓄来建房,他们可能一辈子才能建一次房。可以说,住房是农牧民除土地之外的另一个命根子。由于历史欠账多,面广量大,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按高标准全部解决。要处理好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突出建设的实用性,合理确定工程建设标准,宜新则新、宜修则修,符合当地实际、文化特点和生活习惯,切不可不顾条件、贪大求洋、盲目攀比。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目前看,最大的、也是共性的制约因素是资金问题。解决危房改造资金缺口问题,不能一味地眼睛向上、等靠要,必须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一起想办法、找出路。比如,在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的基础上,通过运用PPP等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向农村牧区建设。再比如,通过集中采购工程建设物资、就地取材等方式,既可降低建设成本,又能促进本土产品销售。还可通过广泛引导群众投工投劳和群众自建、政府验收后给予补贴等方式,将政府决策和农牧民意愿更好地结合起来,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每一户贫困危房户都能搬进新家。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应当是各级政府的奋斗目标,但要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不同嘎查村的情况,分类施策,不能一味搞大拆大建、求新废旧、推倒重来。对长期在外、有固定住所、不准备返乡养老的,可进行生态移民;对需要彻底改造的,可采取村民自建形式,拆旧建新;对无劳动能力、生活尚能自理的老人,可安排自愿入住由政府统一新建的幸福院。只有充分考虑当地实际和群众的接受程度,做到花小钱办大事、少花钱多办事,才能真正把这项工程建成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