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民培育让“种田门外汉”变身“设施农业通”

10.12.2014  17:04
  走进奈曼旗沙日浩来镇卢桂才家的温室大棚,几百株桃树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在众多的桃树中,几株精心呵护的“宝贝”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卢桂才今年试种成功的适合温室栽植的树种——锦绣海棠。卢桂才说,他的创新之举得益于该旗开展的新型农民专项培育行动。正是这一行动,让他不但掌握了成熟的设施农业种植技术,也有了敢于创新的“底气”。

  “我是‘半路’出家的农民,以前尿素、二胺这些名词只在书本上看过,具体怎么使用根本不知道,连家里的园子都种不好。现在,通过新型农民培育行动,让我这个‘五谷不分’的下岗工人成了‘设施农业通’。”卢桂才欣喜地说。

  45岁的卢桂才是名下岗职工,由于妻子在沙日浩来镇卫生院工作,下岗后便随妻子来到沙日浩来镇居住,终日靠打麻将消磨度日。2008年,沙日浩来镇政府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卢桂才承包了两栋大棚,先后种植过香瓜、西红柿等,最后通过种植鲜桃,发了家致了富。

  该旗2012年下半年启动的新型农民专项培育行动,为卢桂才提供了获取更专业、更具体的设施农业种植技术的机会。

  “卢桂才是新型农民培育行动的忠实‘粉丝’,只要有关设施农业的培训他期期不落。以前天天长在麻将桌上,现在是一头扎进大棚里,像着魔一样。”随行的沙日浩来镇宣传委员说。

  “专家讲的知识‘接地气’,好几天悟不透的地方,老师一‘点’就通。”说起新型农民培育行动的好处卢桂才赞不绝口。

  沙日浩来镇在开展新型农民培育专项行动中,根据农牧民需求,采取“集中培训”和“输血式”“点餐式”培训相结合,以邀请旗镇两级专家授课、土秀才现身讲解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将先进种养技术、农村实用法律法规等知识送到田间地头、百姓家里。为使培育行动更深入,该镇还编印了有涉农工作人员联系方式及各个涉农站办所服务职能的便民服务手册,通过入户走访等形式送到百姓手中。同时,投入资金20万元为全镇14个行政村64个村民组安装了大喇叭,每天定时播放时事新闻、涉农政策、农村实用技术、文艺节目等。

  全方位、无缝隙的培育,使该镇老百姓的生产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不再是单纯的传统种养方式,而是逐步朝着现代农业方向发展,涌现出了越来越多像卢桂才一样的“设施农业通”。特约记者王玉梅

[责任编辑 张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