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成了技术工

01.04.2016  11:27

  原标题:农民成了技术工

驻村干部对村民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本报记者  金泉  摄

  近日,在包头市包钢西创孵化园区举行的“助力十个全覆盖‘村企结对’帮扶签约仪式”上,昆都仑区卜尔汉图镇、打拉亥上村两级政府单位与包钢西创集团签订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后,打拉亥上村的100名村民将参加包钢西创集团的专业技术培训,培训后他们有望成为专业技术工人。

  “企业不仅对村民进行免费培训,还与村里签订了帮助治理盐碱地的协议,这些都是村里急需解决的问题。”打拉亥上村村民闫文兵高兴地说:“驻村干部为我们和企业之间牵线搭桥,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们特别感谢他们,也很珍惜这次机会!”

  驻村干部孟宪明说,来到打拉亥上村时,在村情大调查、民情大走访活动中,了解到村里土地流转、征用较多,村里剩余劳动力比较集中,由于大多农民没有专业技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针对这种情况,驻村干部积极和卜尔汉图镇政府、包钢西创孵化园区等单位进行沟通接洽,依托包钢雄厚的技术支撑对农民进行再就业技术培训,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村民很快接受了计算机、家政、安保、铆电焊四个专业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如果他们能够考取相应的资格证,就有机会成为技术工人,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拉亥上村另外一名驻村干部,来自昆都仑区科技局的副局长毕海滨说。

  “我们还将扩大技术培训的范围,让村民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下一步。我们打算成立专门的劳动服务公司,把培训后的技术工人输送到北上广等地方。”包钢西创集团常务副总经理袁宜斌说。

  现在,打拉亥上村先后有200名村民参加过专业技术培训,部分考取了专业资格证的村民走上了工作岗位。(本报记者 金泉)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