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产业转型发展共识

31.07.2015  12:13

停伐后,如何在改革、转型中实现富民兴林?推进转型产业发展是必由之路。
        7月28日,林区转型产业现场推进会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先后来到克一河、吉文、阿里河林业局转型产业一线和家庭经济示范户产业发展现地,现场观摩产业发展情况,时间虽短,内容却很充实。边参观,边交流,富民兴林的林区梦与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完美交融,更加坚定了持之以恒推进转型产业发展信心,点燃了职工群众的热情。
        事实上,在林区“3598”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林区上下着力优化产业布局,按照长中短、大中小相结合的原则,将产业项目建设作为林区结构调整、经济转型、总量提升的重要推动力,全力推进“五大基地、三大龙头”建设,为转型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部、南部、东部三大旅游板块,根河林业局的绿化种苗基地,克一河林业局的食用菌培植基地,阿里河林业局的蓝莓、榛子、滑子菇培植基地,吉文林业局的北五味子扩繁基地……在林区“3598”发展战略引领下,“五大基地”建设持续推进,旅游公司、绿化苗木公司、食用菌加工和野菜野果加工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龙头+基地+林户”的发展模式已粗具规模。
        正如阿里河森工公司总经理、林业局局长王志臣所说:“林区的产业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林业工程,需要树立长远发展的意识,要有切合实际的长远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还要有恒心、信心和精心,横下一条心,认准一个理,走好一条路,不达目的决不收兵。
      “建议森工集团(林管局)成立食用菌相关机构,统筹整合林区人力、技术、品牌、市场、原料等有效资源,实现林区黑木耳等绿色产品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对于食用菌产业发展,克一河森工公司总经理、林业局局长冉令军在交流中提出了建议,这也是与会人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对此,会议给出了明确答复,对于转型产业发展要有体制保障,做到体制多元化、机制商品化,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逐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价值,建立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发展机制,集中形成规模、打造品牌、赢得市场。
          此次会议,参会人员不仅包括森工集团(林管局)各部门、各林业局主要责任人,各林业局工会负责人也被纳入到参会人员中。
        而对于转型产业发展方向,林区转型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指向明确:转型产业要与富民强企紧密结合,一方面要发展好强企项目,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见效快、劳动密集型的职工致富项目。不管是富民项目,还是强企项目,都必须设计好、规划好、衔接好。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科学分析自身资源、区位、人才、资金、管理、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潜力和不利条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项目、模式。
        对此,绰源林业局工会主席王春起感触颇深。他说:“现场观摩的现实告诉我们,只要找准优势产业,执着推进,林区林下产业培育加工产业完全可以做大、做精、做强。对于绰源林业局而言,目前芍药、返魂草等中草药试种已经成功,今年林业局工会安排了50万元家庭经济贷款用于中草药产业,使种植户达到了40余户。下一步,我们将研究产品加工与市场对接提高效益问题,努力把中草药种植产业打造成致富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家庭经济示范户也参与到会议中来,他们的现身说法,不仅赢得了与会人员热烈的掌声,更鼓舞了家庭经济发展士气。
        汤义是齐奇岭林场的一名森林管护员,在发展家庭经济的道路上,他不但提高了自己的收入,而且成为了发展家庭经济的创业带头人。在他的带领下,林场有30多名职工投入到了黑木耳培植业上,有7名职工成为了培植黑木耳致富的大户。作为参会代表,他万分激动,他说:“我的梦想是与周围职工群众共圆致富梦。
        党和国家对国有林区改革的顶层设计,森工集团(林管局)的强力推进,职工群众的热切期盼,在这一刻交汇共鸣,林区必将迎来转型产业发展的新跨越、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