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城,海南区劲吹文明风
创城,让市民尽享“绿色福利”。
“文明之星进家庭/人杰地美树新风/文化生活搞得好/娱乐活动有多种/保障房连成片/社区服务把实事办/人民公园美如画/恩格尔河人人夸/立交桥南北通/大路条条齐整整”……这是海南区市民徐佩兰创作的快板,不仅描绘出了美丽的家园,也道出了广大市民因创城而获得的幸福感。
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城更绿了,空气更清新了……这是市民普遍感受到的变化。
在创城过程中,海南区全力实施碧水、蓝天、绿地、整洁等多项工程,全面推行污染物总量控制、重点工程建设、流域水质监控,积极引导企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依靠 科技 进步降低能耗、水耗、物耗;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及矿区生态恢复治理,降低扬尘、粉尘污染;加快污水、固废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达标排放和妥善处置;坚持环境污染“零容忍”,进一步加大环境污染隐患排查力度,严肃查处环境违法问题和各类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威胁环境安全的违法行为,最大限度改善地区环境质量,进一步推进绿色海南建设,为群众营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为了保证城美、城绿,让市民尽享“绿色”福利,海南区把做好城市绿化作为惠及群众的民生工程来抓,按照“全民绿化上规模,专业绿化上水平,绿地建设出精品”的总体思路,做好城市绿化美化,着力打造城市特色品牌,形成了以城区公园、广场等公共绿地为主体,以街道绿化为纽带,与交通沿线绿色通道等大环境绿化相联结的绿地系统。如今,海南区已基本实现“步步见绿、步移景异、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0多平方米。今年,海南区又计划新增绿化造林5.3万亩,并完成城区1.7万平方米的绿化改造任务。
在城市绿量大幅提升的同时,海南区对市容环境也开展了全方位综合整治,使城市形象焕然一新。
海南区大力实施“清洁工程”,对黄河路、巴彦乌素街等一级街路的环境卫生提高了清扫保洁标准,要求达到“六净六无”,即路面净、人行道净、路边硬化绿化带净、道牙净、树穴净,无果皮纸屑、浮土、废渣砖石、污水垃圾以及无悬挂的塑料袋、无乱贴乱画,同时,对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矿区、农区、城区出入口等“六大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改造6座垃圾转运站并增添压缩设备、转运车,增设垃圾收容器、果皮箱,对北出入口两个人工湖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实施了城区、城际道路沿线及工业园区绿化工程,城区整体面貌明显改观。
围绕市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海南区组织开展了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对缺株断垄、黄土裸露等绿化带进行补植,对沿街门店和广告牌匾进行集中治理,对建筑立面、环卫设施等进行定期清洗,对建筑围挡、污损门面重新“上妆”,对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乱停乱放等行为进行规范……通过城市环境整治行动,实现了城乡容貌改观、环境管理有序、城市品位提升、发展环境优化、居民素质提高的良好局面。
海南区以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为出发点了落脚点,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进一步完善城区道路交通网络,并进行了生态水源地改造和城区分区域供水、集中供热供气等工程,同时,实现了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各类配套设施在各社区的全覆盖和主要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使城市功能得到有效完善,居民生活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更为百姓的幸福提了分、加了码。
育希望花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让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础工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海南区抓住立德为先这个原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实上下功夫,依照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广泛开展富有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把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转化成一个个具体活动项目,多措并举推动核心价值观进家庭进学校进课堂,走在了全市前列。2014年,海南区获得“第三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在创城中,海南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总抓手,充分发挥图书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教育阵地的功能,组织开展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家长同读一本好书”、“向国旗敬礼”等道德实践活动,促进未成年人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
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海南区扎实落实进城务工子女平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德育课程进课堂制度,加强乡村少年宫建设、心理健康辅导室建设,丰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海南区积极推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和家庭教育经验,通过完善社区家长学校、学校家长委员会、道德大讲堂等家庭教育主阵地,提高家长思想修为,改善家庭生活环境,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质量。
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海南区通过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各类文体设施,组建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工作队伍,帮扶特殊未成年人群体,组织开展“小小志愿者进社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学雷锋志愿活动等途径,提高社会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行为的规范引导作用,帮助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海南区成立了志愿者宣教团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文明好少年等主题精心策划,以讲 故事 、文艺巡演等形式到校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充实了学校教育力量,同时,在全区启动“学习雷锋,争做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等,并针对一系列重大典型开展全方位的学习宣传,营造出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
亮服务窗口
创城中,窗口单位的服务更加优化。
“争创一流窗口,树立第一形象”。在深入推进创城工作中,这句口号已成为各服务窗口提质增效的具体行动。
作为企业的财务负责人,迟慧经常和税务部门打交道,曾经的办税繁琐、办税慢让她吃了不少苦,如今税务窗口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让她深有感触。
“过去我来办事儿,先在国税办,一个多小时之后才能办完,之后还得去地税重新排队,有时候赶上下班时间,我下午就得再来一趟。如今,我只需叫一个号就能把国地两税的涉税业务全部解决了。”迟慧说。
不需要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跑,只需在一个窗口,就能办完涉税业务,这得益于国税和地税部门的提效行动。
不仅是国税地税部门,全区各级各部门都将创城作为服务人民群众的一项重点工作,在第一时间竞相参与,纷纷查找不足,填补管理空白,优化服务机制,争做创城主力军。
为了构建流程短、手续简、服务优、效率高的政务服务环境,区政务服务中心积极推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全区行政审批部门全部进驻中心,实现审批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落实到位、部门对窗口工作授权到位。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创新工作方式,针对城市管理中的难点问题,全力突破。他们绘制“西瓜地图”、设置“秋菜市场”、规范便民市场,既解决了果农和菜农的销售难问题,也解决了流动摊点影响市民出行和城市形象的问题。
海南区法院积极打造审执信息公开、裁判文书上网、庭审网络直播三大平台,全面推进公开、透明、阳光的司法政务,同时,精心编制了涉及民间借贷、邻里纠纷、抚养纠纷等百姓日常生活中以及诉讼中常见的17个类型的《诉讼指南手册》,放在大厅等候区内,群众可以通过翻看增加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创城工作中,各部门不断畅通民声渠道,通过开通服务热线、设置监督平台等多种方式接受群众监督,有效促进了行风转变。
敢于担当、大胆负责的精神;高点定位、勇争一流的追求;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作风,如今,这些不仅成为各部门合力创城的内驱动力,也成为了百姓津津乐道的创城新风。
树美德风尚
志愿服务,为城市文明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青英娥,一位普通的女性,13年来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瘫痪的丈夫;下岗后的贺伟辉创办了夕阳红老年公寓,15年的岁月中,他细心地为老人提供贴心服务;赵富元,一名每日“在路上”的投递员,从业23年来,他风雨无阻地保证准时投递;16年来,胡连英无怨无悔地悉心照料瘫痪在床的公公……“身边好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是一个个普通的好人,在普通的外表下蕴含着高贵的品格。他们独特的个人魅力、闪耀的道德气场,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聚集的道德力量。
如今,无论是走进海南区的社区、机关、工厂、学校,还是信步于小区、公园、大街、商场,都会发现“好人”的身影,发现真善美的行为。
“一个好人就是一座灯塔,点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别人”。
好人传递着文明,树立起道德的标杆,更为城市指引了道德的方向。近年来,海南区通过“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将事迹典型的各类好人纳入“海南正能量”身边好人库,掀起了选好人、学好人、做好人的热潮。目前,入选“海南正能量”身边好人库的好人已达200多人,入选乌海市好人、自治区好人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
在好人精神的带动和引领下,全区志愿服务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形成了积善成德的价值认同。截至目前,全区有31个志愿服务团队,这些志愿者和服务团队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活跃在创城的一线阵地,服务内容涉及法律、文化、医疗、关爱青少年等多个领域。创城中,文明交通志愿者在各交通路口监督、劝导各种不文明交通行为,协助交警疏导交通;环卫志愿者走进社区、商铺,宣传环卫政策法规,引导市民和沿街商户共同维护城市环境卫生,同时,志愿者还为社区居民提供亲情陪伴、电路维护、卫生清洁等便民服务。
志愿服务队伍的不断壮大,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也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当中,为城市文明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成为海南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