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不同 存钱可货比三家 综合考量 无需刻意搬家
11月22日,央行在降息的同时,还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这意味着各家银行的利率差别将会更大。以10万元为例,如果往银行存一年定期,最低的银行执行基准利率为2.75%,利息为2750元。最高的银行执行上浮20%为3.3%,利息是3300元,一年利息相差550元。银行利息不同了,储户存钱可“货比三家”了,那么,储户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老年储户大多只信任几家“老”银行
12月2日,记者在呼和浩特如意开发区附近的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随机采访了一些等候办理业务的储户。面对记者提出的是否会因为利息的原因而选择其他银行的问题,很多老年储户表示,自己在这家银行存款已经有几十年了,家里的活期、定期存款几乎都固定在一家银行办理,甚至和这家银行的工作人员都很熟悉了,暂时不会因为利息比其他银行低一点儿就弃之而去。
随后,记者又来到长乐宫附近的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在走访中一些老年储户甚至都不知道除了四大国有银行和内蒙古银行外,还有其他银行。对一些近年来新进入我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基本上都不熟悉,更别提将钱存进去了。一对老夫妇说:“存钱不比别的事,我们可不敢轻易把钱存到一些小银行。”虽然这样的说法有些偏激,但却代表了很大一部分老年人的心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老年人对存钱的事都很慎重,因而也只信任四大国有银行以及咱们本地的内蒙古银行。老年人们都表示:为了保险起见,不会为了几百元利息轻易将存款“搬家”。
中青年人选择银行偏重收益
与老年人的保守不同,中青年人对各家银行并不会“厚此薄彼”。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年轻人冲着中信、民生、浦发、交通等股份制商业银行推出的各种刷卡优惠活动,比如购买电影票可享受打折、有奖刷卡消费等,都专门办理了这些银行的信用卡,为了还款方便,慢慢地也将各种储蓄业务都转了过来。除了看重刷信用卡的优惠,自然还有利息收益的因素。不少中青年人表示,其实早在这次降息之前就已经选择了商业银行,因为平时这类银行发行的一些理财产品收益也比四大国有银行要高。当记者提问会不会考虑其中的风险时,这些储户则表示:风险和利益是成正比的,想要获得高收益就应该具备风险意识,再说,单是定期储蓄并没有什么风险,而且每年还能多一些收益,何乐而不为呢。
轻易给存款“搬家”不可取
既然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有所区别,那么,在存款时从理论上来说就可以“货比三家”,哪家利率高就存入哪家,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么简单。
建设银行的理财顾问提醒储户:如果为了享受稍高一点儿的利息,却将已经存了超过三个月的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并不合算,除非是刚存了不足两个月的。除了利息方面的得失要算清楚外,把大笔现金从一家银行转存到另外一家银行也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需要时间精力上的付出。在采访中,一些储户也表示,他们选择银行也不只是看利息高低,还会比较各家银行提供的服务及办理业务的便利程度。比如一些大银行虽然利息不高,但网点多、营业环境好、提供的服务也好。相反有的小银行虽然利息高一些,可能却存在着网点少、办理业务不方便、服务不全面等弊端。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提醒储户:选择银行应综合考虑,不要轻易给存款“搬家”。(云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