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技术帮扶无止境 牧场走上现代化蜕变之路

29.07.2015  12:10

  技术帮扶是伊利与奶农之间构筑利益链接机制重要的一环,通过伊利所提供的最切身的技术帮扶,科学的牧场饲养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技术重塑了牧场主的养殖技能,使原本粗放管理的牧场走上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现代化之路。“进牧场看变化”系列报道正是记录伊利技术帮扶成果的见证之旅。

  继2014年“进牧场看变化”完美收官后,2015年,本季活动再次启动,以“技术服务、金融支持、质量把关、管理指导”四大主题演绎伊利集团在奶源建设方面与奶农构筑的鱼水之情。

伊利技术帮扶无止境 牧场走上现代化蜕变之路

—— “进牧场看变化”系列报道之(二)走进赤峰

  赤峰,宁城。清晨五点,晨曦微露,大多数城市里的人应该尚在酣睡,刘健却已现身牧场的挤奶中心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此时,正是牧场挤奶的时间,井然的现代化挤奶中心,一头头奶牛严阵以待,仪式般等待着挤奶流程。全副武装的刘健侧立一旁,严密监测着正在操作自动挤奶设备的工人,像寻觅猎物的猎手一样发掘着操作不规范的地方,一旦工人的操作与流程不符,便及时指出并当场示范,使工人的操作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所谓正确的轨道,便是伊利独有的挤奶六大管理要素:牛体卫生、前药浴、一牛一巾、三把奶挤弃、挤后药浴、设备清洗和记录。

  刘健,伊利赤峰地区技术服务四片代理经理,如此早出晚归出入伊利的合作牧场,便是他工作的日常。在四点半到六点这个挤奶时间段,刘健每个月都会亲临现场若干次,进行关于挤奶操作和干奶期奶牛管理的指导与培训,为牧场主提供到位的技术帮扶。

  此次走进赤峰是2015年“进牧场看变化”系列报道的第二站,凌晨,我们跟随刘健和他最亲密的战友——赤峰地区助理地区经理王占华,走进了安兴2部牧场和犇鑫牧场,真实感知伊利技术帮扶在牧场现代化蜕变之路上所发挥的强大助力。

刘健在检查苜蓿草质量

   技术帮扶到位 单产31公斤不是梦

  辽阔的养殖场地,四面环山的宜人风景,庞然的现代化的设备,显示着安兴2部牧场的主人安子宝并非等闲之辈。安子宝本来做的是房地产生意,因为看好中国乳业的未来,便投身了中国的养殖大业,也正因此,他常常自称为半路出家的牧场主。

  这个半路出家的牧场主,虽然当初资金实力雄厚,但是在进行牧场升级时,却遇到了头等难题:选址及厂房建设。这时,刘健及其所属的技术团队成了安子宝的首席智囊团。

  据安子宝讲述,单就选址一事,刘健及其所属团队他们来来回回跑了十多趟,常常下午三四点才来得及吃上午饭,时常顶着烈日进行地形勘察,有时候偶遇暴雨还会被浇得透心凉,颇为辛苦。

  前期选址确定后,技术团队又不遗余力地在质量监察、厂房设计、牛舍设计、排水处理、服务指导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建成后的安兴2部牧场证明了技术团队的眼光,在排水和通风方面都为奶牛提供了极佳的养殖环境。

  在安兴2部牧场指导的间隙,刘健的手机时而响起,其中一个电话是牧场主咨询关于牧场转型升级的,刘健答疑后,回应牧场主下周一亲自勘察现场,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答疑与指导。电话挂掉的那一刻,时间为清晨7点16分。

  “7×24小时”便是刘健及其所属团队的服务模式。由于奶牛的挤奶时间常常在凌晨,所以,凌晨三四点钟为牧场主答疑也是刘健的家常便饭,但是刘健不以为意,他说,这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而且这些牧场主都是我的哥们兄弟,他们需要我的时候,必须有求必应。

  刘健面如满月,微胖的身材使其具备天然的亲和力,如此与牧场主常常能打成一片。安子宝与刘健以兄弟相称,对于刘健的感激溢于言表,他说,因为伊利的帮扶,奶牛单产从过去的22-23斤提升了10斤左右。与伊利合作之前,实现单产31公斤是异想天开的事情,但是现在我做到了!

   技术帮扶到心 牧场管理也从容

  马建国的本职是救死扶伤的医生,本应该悬壶济世,但是却“不务正业”地搞起了养殖产业,其对于养殖的执着遭遇了家人激烈的反对,但仍然一往无前,于是他开始了A面与B面生活,身份在医生与牧场主之间不定时切换。

  马建国在养殖领域属于实验主义,2000年最初进行肉牛养殖,非典的降临偷袭了他的养殖梦,肉牛滞销,遭遇坎坷。经此波折,马建国2003年正式开始奶牛养殖,于是有了犇鑫牛场的雏形。然而由于没经验没技术,当时单产不过十几公斤,属于养殖的初级阶段。

  在奶牛养殖业摸打滚爬了八年后,2011年,马建国在养殖领域遭遇了瓶颈,单产低、规模小、管理水平的状态成为其难以攻克的难题。此时,赤峰地区助理地区经理王占华及其带领的技术团队出现了,从卧床建设及管理、TMR使用、去角、修蹄、饲喂、防暑降温等方面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

  我们到达犇鑫牧场的时候,马建国正在安排人员为牛舍的一侧安装排气扇,刘健移步至马舍中间,伸手感知风力的大小,稍候片刻后,刘健与马建国进行沟通:“马老板,安装风扇属于物理降温,我刚才感知了一下,最好牛舍的两面墙各安装一个。以后,再加个喷雾喷淋设施,这样才能在高温天气降低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

  据闻,马建国与伊利技术人员形成目前的默契并非一日之功,在合作的伊始,伊利的技术服务团队常常带着马建国到一些现代化的标杆牧场进行考察学习,见识了那些牧场的先进与效益后,马建国才彻底信服了技术与管理的力量,对伊利的技术人员完全以师相称,不懈观摩与学习。

  目前,犇鑫牧场存栏200头,属于“小而美”的牧场,基础管理做的工作扎实,通过伊利技术服务团队的技术指导,在奶牛养殖方面已经处于非常高的水平,平均单产33.25公斤。

  马建国说,在伊利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随着SOP(牧场生产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导入,他的牧场发展得更快了。

  今年四月下旬,伊利股份发布2014年财报,数据显示,2014年,伊利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544.36亿元;净利润41.67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71.19%,营收和净利润均位居行业第一。——这份靓丽的成绩单更加坐实了伊利行业第一大腕的地位。

  大腕何以成为大腕?——且不说极为严苛的原材料质量控制标准为奶源质量保驾护航,也不说全球质量管理体系使质量管理进入登峰造极境地,单是每日奔赴在奶源前线的庞大的技术服务团队躬耕于繁琐的日常,在细水长流中推动我国奶牛养殖行业的转型升级,便足以见证这个行业巨擘在升级与变革中国奶源质量方面的决心与心血。

  一杯好奶的伊始,是刘健以及无数“刘健们”在一个牧场又一个牧场的夙夜匪懈,他们通过事无巨细的技术帮扶使众多牧场走上现代化蜕变之路。

[责任编辑 李中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