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民委举办全区首届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培训班积极助推少数民族产业脱贫

13.06.2016  18:02

2016年6月6日,自治区民委举办的全区首届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培训班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民族职业高中正式开班。来自全区12个盟市47个旗县市区的80名农牧民学员参加了培训,培训班学员中年龄最大的58岁,最小的23岁。本次培训班根据学员需求,共开设民族服装、民族刺绣、民族雕刻和金银饰品制作四个专业,按专业分组进行培训。每天8学时,共计160学时。其中公共理论课占10%,专业理论课占30%,实训实践课占60%。本次培训班学校配备了一流的教职人员,为提升制作水平,深入挖掘传统技艺,学校还专门从蒙古国特聘了2名教授授课。

本次培训班是自治区民委历史上首次与学校联合举办以农牧民群众为培训对象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培训班。举办这次培训班,是自治区民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参与自治区脱贫攻坚工程,实施产业脱贫计划,扶持少数民族农牧民群众创业就业,保护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举措。

自治区民委副主任孟智军参加开班仪式并作了讲话。孟智军副主任讲了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举办本次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培训班的重要意义。少数民族手工艺品制作是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各少数民族技艺智慧的结晶和对美好生活向往追求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绚丽多姿的瑰宝。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把民族手工艺品制作技艺永续传承传递下去,始终保留住精神财富和文化符号,是我们每一个少数民族群众的职责。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工程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既离不开国家的特殊支持,更需要我们结合各地的实际,自身努力,发奋图强。自治区民委把民族手工艺品制作保护与发展作为新时期民委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专门举办培训班,目的就是两个,一是要把这项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下去,二是为转移进城的农牧民实现创业就业,形成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掌握技能,增加收入,搭建培训服务平台。

二、通过办班,开拓民族手工艺品制作思路,提升民族手工艺品制作技能,把传承和创新有机结合起来。这次参加培训的学员,是各地精心挑选和推荐的,大多都有民族手工艺品制作的基础,有的目前正在从事这个产业,经营着店面或公司,可以说经验丰富,都是行家里手。但是大家都知道,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和部落文化特征,各地在民族手工艺品制作理念、制作技艺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只有博采众长,不断吸收借鉴其他地方的先进理念和技能,才能创新发展,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鄂托克前旗民族职业高中办学历史悠久,拥有一流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硬件和软件齐全先进,特别是在民族手工艺品制作教学方面,排在全区乃至全国前列。鄂前旗民族职业高中的教学不搞闭门造车,不搞封闭运行,而是与社会需求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以市场为导向设置课程,教学理念突出实用和创新意识。我们坚信,通过这次培训班,必定能有助于大家启迪大脑、开拓思维、更新理念、提升技艺。

三、珍惜和把握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认真学习,学以致用。这次培训班,自治区民委专门挤出经费为大家买单,委托知名度很高的鄂托克前旗民族职业高中办班,课程针对需求,采取“点菜单式”设置,配备一流教师,采取“一对一”辅导。在食宿方面,学校也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尽可能给大家创造一个最优的学习生活环境。培训班只有短短的三周时间,但授课量却不小,内容丰富且实用。希望大家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讲,用心交流,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把学到的东西消化理解后带回去,通过传帮带,让更多的人受益,制作出更好更精美的民族手工艺品,把这项传统特色产业真正做起来。希望看到通过培训后,大家在各自的生产经营中创新和打造出本民族最具影响力的产品来。

鄂尔多斯市民委、鄂托克前旗政府、鄂托克前旗民族局、鄂托克前旗民族职业高中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开班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