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人的新年心愿:希望民间艺术焕发新活力

07.02.2016  19:19

  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7日电(记者刘懿德 王春燕)在炕上盘膝而坐,随着剪刀不停地变换方向,一缕缕细小的纸条从手中掉落……7日一早,今年61岁的刘静兰才有时间给自家剪新年窗花和福字了。此前几天,她和女儿一直加班加点为自家的剪纸铺剪新春主题剪纸。

  “每到年节,购买剪纸的人就明显多了,红红火火,大家都图个吉利。”刘静兰说,她今年新增了好几个样式的生肖猴剪纸,很受大家欢迎,“这些新样式结合了顾客的建议和自己对剪纸艺术的理解,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传统剪纸的风格。

  刘静兰曾屡屡在全国剪纸展览中获奖,并多次以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家身份赴法国、日本开展文化交流。如今,她有种种“光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尽管个人的剪纸事业发展顺利,但她最关心的还是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七八岁时刘静兰就跟着村中的老人学剪纸。她说,当时的剪纸是按老辈传下来的“老熏样”做的,有的是对农村生活的写照,如《猫儿卧窗台》《女娃抱鸡》等;有的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如《羊顶灯》反映人们将羊和灯作为吉祥象征的心理,《鹰踏兔》则代表了男欢女爱,是阴阳相合的符号。

  “那些老样子虽然很有特点,但只有懂剪纸的人才喜欢。大家现在买剪纸都是做装饰品,所以还是喜欢主题简单的剪纸。”刘静兰说,2004年开了剪纸铺后发现,题材简化的剪纸是最受欢迎的,因为它们更容易被理解,又有很多传统剪纸的元素和味道。

  因此,近些年来,刘静兰一方面坚持从各地农村收集“老熏样”,不断研究传统剪纸的花纹和表达方式,另一方面她对面向公众的剪纸作品作出改良,简化抽象符号、增加喜庆元素。

  “福字主题、喜字主题的剪纸销售比较快,简洁可爱的生肖主题剪纸也很受欢迎。”刘静兰说,市民对自己作品的喜爱,代表了对民间剪纸的认可,这是最让她开心的。

  说起自己的新年心愿,刘静兰笑着说:“我想创作出更多市民喜欢的作品,让民间艺术在市场中焕发新活力。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