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民办学前教育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7.2015  13:08

          一、全市学前教育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287所(市四区172所、旗县115所),其中公办园54所,民办园233所,其中自治区级示范幼儿园15所、市级示范园16所、旗县级示范园5所。目前公办幼儿园班数及人数已经全部饱和。全市现有总人口289万,其中常驻人口259万,流动人口近40万。全市3~5岁适龄儿童约9.54万。全市在园(班)幼儿57225名(其中公办园19973名,占入园幼儿总数的34.9%;民办园37252名,占入园幼儿总数的65.1%),其中城市3.76万,农村1.97万,其中城区幼儿园平均人数249人,旗县幼儿园平均人数192人。约有2.8万儿童进入无证园,经2014年的统计结果,我市约有378家无证幼儿园,另有近1万儿童没有入园。学前三年入园率达67.4%,学前一年入园率达79%。           二、民办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基本对策           (一)无证幼儿园多。           截止目前,全市共排查出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擅自举办,未取得《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无证办园机构378所,在园幼儿人数28164人,在园教师2354人。从摸底调查数据来看,市区无证园占到总数的77%,除回民区无证园数量相对较少,其他三个区数量都比较多。旗县区无证园占到23%,除清水河县、武川县相对较少,其他三个农业旗县无证园数量较多。无证园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地区,由于这些地区周边没有公办园或审批过的条件较好、规模较大的民办园,加之城郊结合部居民大多为进城务工人员,低收入人群居多,且这部分人群由于要进城谋生,一般都是早出晚归,而无证幼儿园大多收费较低,每月300—500元不等,有的还可以为幼儿提供住宿的条件,所以颇受这部分家长的青睐。这也给无证幼儿园,特别是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幼儿园提供了“温床”。所以,清理整顿无证幼儿园难度很大,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经常抓。去年,为治理我市无证幼儿园非法办学行为,清理整顿擅自举办的幼儿园,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无证幼儿园清理整顿工作,按照民办教育属地管理的原则,由旗县区政府牵头,联合公安、消防、食药、卫生、安监、工商等行政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对辖区内无证办园采取“批停转”的方法进行清理整顿。各旗县区教育部门在人员短缺,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可以说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前期宣传工作,在社区张贴取缔无证办园的公告,在交通工具短缺的情况下,下到每一个乡镇村进行摸排,经常受到无证园举办者的辱骂及人身威胁,在清理整顿工作中利用摄像机全程进行录像,以方便调查取证。后期还要对每一所无证园发放《停办通知书》。经过清理整顿工作,全市有17所无证幼儿园需要经过整改,能够达到民办幼儿园设置标准,可以颁发《办学许可证》,其余的370所无证办园机构,有182所条件相对较好,可以先纳入监管。有179所无证办园机构因办园条件差,不符合办学要求,场地狭小,校舍多为民房改造或租赁民房办园,或是“家庭作坊式”办园,存在安全隐患。卫生条件差,卫生防疫状况令人担忧,需要尽快直接取缔。           下一步,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印发《清理整顿非法举办民办学校的通告》,《致家长一封信》,广泛宣传无证园危害性,敬告家长远离非法办园。二是妥善安置无证幼儿园,特别是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幼儿园的幼儿,做到“疏堵”结合。三是加大幼儿园投入建设力度,集中在无证幼儿园滋生较为严重的地区,兴建公办幼儿园以及提供政策条件建设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四是以县为主集中开展无证幼儿园清理整顿工作,在妥善安置幼儿、从业者的基础上,坚决果断予以取缔,做到不留死角,不余盲区,对于行政不作为的部门要追究领导责任。同时市政府将要联合教育、公安、消防、食药、卫生、安监、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           (二)办园水平参差不齐。           民办幼儿园呈现三种趋势。第一种是贵族化幼儿园,园内设施豪华,学生每年需要的保育费动辄万元以上,入园贵。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是依据《内蒙古自治区民办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内发改费字〔2005〕 1644号)制定,由政府物价部门根据各自办园成本、设施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承受能力等核算批准。经了解,目前呼市地区幼儿园收费标准较高的有鼎奇幼儿园(东岸国际园及新希望家园),普通班1600元/月,蒙台梭利特色班3500元/月。这个收费标准是物价部门根据幼儿园硬件水平及师资力量等办学条件核定批准,并在幼儿园张榜公示,由市场调节、由家长根据自身条件自主选择入园。第二种是小型私立幼儿园,规模小,设施少,收费随生源随时调整,无序竞争严重。第三种是作坊式幼儿园,多分布在我市城乡结合部和乡村规模小、低收费、未注册、低质量,设施简陋,数量惊人。由于对这些幼儿园承办者的资格、办园条件、教师资格、登记注册、收费标准、办园质量与督导评估等都还缺乏有效的规范与管理;同时,个别办园者为经济利益所驱动,为降低成本,增加盈利,或扩大班额,或克扣幼儿伙食,低薪聘用非专业、不合格的教师及和工作人员等。这些问题造成了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办园条件差,保教质量低,而且存在大量安全隐患。如师资水平低、办园条件差、教学内容违背幼教规律,使用教材五花八门,为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想法,开设大量小学课程,教学形式单一,方法陈旧,“小学化”、“成人化”倾向十分严重。教师流动频繁、保教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证,一些民办园受经济利益驱使,无限制地接收幼儿,生均活动面积受到限制。 为此,我市要进一步加大统筹管理力度,出台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规范其办园行为,促使其健康发展。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民办幼儿园的支持力度,仅2013、2014两年,我市就投入近1.2亿元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巨大的投入使得我市的一些民办园得以健康发展,而新的问题是“两级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好的幼儿园越办越好,差的幼儿园越办越差,难以为继。需要我们进一步给予支持,促其发展。           在创新资金投入方式这方面,我们要学习借鉴先进发达地区,比如上海、浙江等地,设立民办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形式,以发展较好的民办学校办学节余经费作为原始基金,发起捐设,吸纳社会贤达、教育教学、投资理财等方面专业人士成立理事会来管理资金。利用本金的利息来反哺民办教育。通过支持项目建设、教师培训、奖励先进、停办学校资产回收等形式来支持发展民办教育事业。也请教育部门认真思考,拿出一套可行的办法。           (三)小区配建幼儿园回收利用难。           根据市规划局提供的新建住宅小区规划布局共有47处配套幼儿园,市教育局经过实地调查了解,实际规划建设幼儿园41处。其中建成幼儿园的19处,已有规划或正在建设中的有9处,在建楼盘未规划建设幼儿园的13处。47处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中,有11处实际规划建设幼儿园5所,因此这些住宅小区实际规划建设幼儿园共41所。建成的19所幼儿园中17所单独建设幼儿园,2所建于住宅楼底层。目前,已做幼儿园使用的有6所(1所为住宅单元楼),未投入使用的13所(1所为住宅单元楼)。           小区配建幼儿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建成幼儿园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没有发挥幼儿园的功能及作用,幼儿园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没有投入使用,个别投入使用的班额、生源不饱和。二是部分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幼儿园建设滞后,不能够与整体工程同时规划、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三是有部分住宅小区建设项目,未按规划建设幼儿园。           为保证《呼和浩特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得到切实贯彻执行,迫切需要出台《〈呼和浩特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实施细则》,明确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项目要有教育局参与规划审批,与有关部门联合验收。经验收合格的幼儿园要按属地原则交付当地旗县区政府统一管理,落实好“交钥匙”工程。并由旗县区政府制定具体办法将其办成普惠性幼儿园。对于已规划未建成幼儿园的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市政府要督促建设单位按《呼和浩特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将幼儿园与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同时交付使用。并将幼儿园及时交付当地旗县区政府统一管理使用。对于在建楼盘未按规划建成幼儿园的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市政府要成立联合检查组开展执法检查,根据《呼和浩特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第二十一条对有关单位进行处理,责令限期改正。           (四)保教质量难以保证。           按照2014—2015学年初全市教育事业统计,我市幼儿园园数287所,班数2166个,在园人数57225人,较上年园数255所增加32所,较上年班数1922个增加276个班,较上年在园人数51020人增加6205人。其中公办教育部门举办的、统计在册的幼儿园38所,较上年园数37所仅增加1所,较上年班数389个增加75个,较上年在园人数5306人增加613人。在教育部的事业统计中,如幼儿园不是独立设置或没有幼儿园事业代码,就不能统计幼儿园园数,只能统计其在园人数。造成教育部门举办的公办幼儿园在教育事业统计数量上增长缓慢。现在,民办幼儿园依然是我市学前教育的主力,取得办园许可的民办园数达233所,在园人数37252人,占全市在园人数的65%。           我们不难发现,我市一些幼儿园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尤其是一些民办园,小学化现象更是愈演愈烈。有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在幼儿园教材选用、课程安排上,教授小学教学内容,让孩子大量地进行拼音、写字、数学计算训练,要求 幼儿 象小学生一样遵规守纪,少动少玩;要求 幼儿 象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努力。这种拔苗助长的教育方法,不但严重损害了 幼儿 的身心健康,扼杀了 幼儿 天性,而且还与小学教育相脱节,对小学教育形成负面影响。幼儿园教育应当遵循学龄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育于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           要纠正民办幼儿园保教行为“小学化”的现象,不仅仅需要幼儿园自身的努力,相关管理部门也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让民办园的保教行为得到管理上的保障。要制定出台纠正幼儿园保教行为“小学化”的文件,做出具体的要求,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对于那些违反规定的“小学化”模式、“拔苗助长”式的强化训练要予以通报和公开;通过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宣传、“学前教育进社区”、正确的社会舆论的力量,来对民办园中的科学保教行为给予正面的宣传和肯定。其次,可以发挥民办园评估定级、“分片区管理”的作用,鼓励公民办幼儿园手拉手,加大督导和检查力度。第三,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政府还可以为科学的保教行为的民办幼儿园予以办园条件、办园经费和师资配备上一定的支持,帮助民办幼儿园从根本上杜绝“小学化”。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