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服务贸易发展离不开市场思维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促进外贸和国内产业升级,是扩大开放的重点着力点,有利于稳定和扩大就业,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拓展发展空间。这是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于加快法发展服务贸易的意义的阐述。
这样的表述并不新鲜。去年底李克强出访欧亚各国,在谈到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时也同样强调了“培育新的增长点,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性。从这一点来看,其实无论是推动装备制造业出口还是加快服务贸易发展,其内在意义其实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为中国经济换得更好的发展环境与空间。
去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见面会上,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荷兰国际新闻电视台记者的提问时指出,“中国的经济要升级,出口产品也要升级,我们不能总是卖鞋袜、衣帽、玩具,当然这也需要,但中国装备走出去可以在世界市场上接受竞争的检验,提质升级”。如果说装备制造业的出口质量体现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硬实力”,那么服务贸易的出口状况则可视为是经济发展“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自然也是“经济升级”“出口产品升级”的题中之义。
在谈到加快服务贸易发展的具体举措时,常务会议提出要扩大规模,发展运输建筑等服务贸易;要优化结构,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服务外包,鼓励特色、创新型中小企业;要创新模式,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打造服务贸易新型网络平台;要推进开放,有序放开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
归结到一点,其中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要充分遵循服务业发展的市场规律,无论是鼓励特色、创新型中小企业还是利用新技术打造服务贸易新型网络平台,亦或是推进开放,都体现的是对市场决定作用的尊重。
事实上,这一观点早在2013年5月,第二届京交会暨全球服务论坛北京峰会的演进中,李克强总理有更直接的阐述: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有认识上的问题、结构方面的原因,但主要还是体制机制的制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最大限度地依法依规为服务业发展“松绑”,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服务业发展增添动力、活力和创造力。
以上演讲虽然不是直接针对服务贸易的发展,但是服务贸易的水平毕竟直接由一个国家的服务业水平所决定,因此,也可以由此顺推到服务贸易的发展上来。
而当下服务业领域的出租车行业正面临某种“体制机制的制约”。一边是传统出租车行业的“份子钱”弊端,越来越凸显;一边是专车、打车软件等新兴市场力量的兴起,对“份子钱”模式的出租车行业形成挑战。面对这样一种局面,到底是通过压制专车的发展,维护既有的管制型管理形态,还是开放准入,借机推进出租车行业的市场化改革?从加快服务业发展,尊重市场规律的角度,答案不言自明。
当然,出租车行业只是一个很小的例子。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发展所面对这样的挑战,还有很多很多。也正因为此,加快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力量与优势,为服务业发展“松绑”,仍是我们亟需重点着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