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奏响改革发展最强音
2015年,我市有序协调推进各领域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积极成效。截止到目前,全市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共202项,除需顶层设计指导进行的15项外,其他基本完成。
在时代跳跃的脉搏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大潮中,包头勇毅笃行、攻坚克难,奏响改革发展的最强音。
先试先行落地有声
改革从来非易事。围绕先试先行的三项任务,我市抓改革、见实效,示范引领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自治区率先建立水资源监控系统,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去年1-11月份,全市空气良好以上天数达到243天,同比增加58天,通过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评审。在自治区率先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并入选国家第三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
着力创新同俄蒙合作机制。满都拉口岸实现常年对外开放,打造对俄蒙贸易后勤保障中转基地和自治区向北、向西开放战略支点。推进中欧装备制造园区建设,智能管道等一批项目已经开工。
着力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牧户”等产业发展模式。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196万亩,流转出承包耕地农户8.9万户,占家庭承包总户数的46%;全市农牧民产业化经营参与率达65%以上,人均增收4000余元,辐射带动农牧户10余万户。
重点领域次第开花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市实现了改革的全面开局,呈现出次第开花的生动景象。
经济领域是改革的主战场。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我市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不断释放。
进一步简政放权。全面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放宽了经营场所登记条件,新增市场主体3.8万户、增长32.5%。
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同时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市本级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公开率达到100%,推动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推动大数据产业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发展。在自治区率先开展了以银政保三方为框架的贷款履约保险试点业务。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推动了科技与金融合作共赢。
围绕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等重大决策部署,我市积极探索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创新“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机制,设立全国首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美丽乡村”产业基金,完成592个村的工程建设任务,受益人口达41.5万人,占全市农牧民总人口的83%。
推进农村牧区改革,土右旗、达茂旗分别完成所有土地、草场的确权工作。在自治区率先探索了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合作履约保证保险。精准扶贫探索形成了“托管合作”“村企合作”等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产业发展模式,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增幅达到15%以上。
推进城镇化改革。我市成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大力推广运用PPP模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常住户口登记和居民身份证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探索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模式,破解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难题。
与此同时,围绕团结民主、依法治市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面的改革也足音铿锵、亮点纷呈。完善地方立法机制,健全协商民主机制,深入推进公安制度改革,创新社区治理新模式,培育壮大社会组织,构建城乡均等的法律援助工作体系,加快推进纪检体制改革,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和群团组织改革……一项项有力之举,让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党的建设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民生底色”更加厚实
改革和保障民生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5年,更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稳步推进,百姓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率先完成了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青山区文化馆组建理事会试点。成立了新媒体融合发展中心,在自治区各盟市率先挂牌成立了包头新闻学院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建立志愿服务学院,推动了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创新,我市被全国文联授予全国文艺志愿服务示范城市称号。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和推行义务教育阳光招生和阳光分班政策;全面实施旗县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继续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
健全完善就业创业机制。加快建设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拓展公共就业服务功能。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成了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青年创业园等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出台包头市蒙中医院医联体试点政策,形成了功能互补的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区域服务模式。启动新农合大病保险,扩大大病保障的范畴,构建“政府主导、商业保险机构积极参与”的新型大病保障体系构架,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推进足球改革与发展试点,率先开展了万人众筹足球发展资金活动。
在自治区率先推行了政府购买服务,建立逐年递增机制,去年政府投入150万元向社会组织购买涉及养老、就业等5个领域的社会服务,受益群众达10万余人。
步入“十三五”发展新阶段,包头正以先行之志、创新之策、务实之风,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开创新局面,形成更为强劲持久的发展动力,让改革成果的红利更多惠及民生。(记者张建芳赵遐)
[责任编辑 李中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