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食药工商局深入推进商标发展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2015年,包头市食药工商局积极推进商标发展战略,明确商标梯次发展培育计划,引导市场主体增强商标品牌意识,帮助企业完善商标管理制度,扶持支柱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商标发展,重点引导“老字号”、“老品牌”、“龙头企业”推动“注标创牌”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加大“三名”商标培育力度,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能力要求,以服务“五大基地”、“四个中心”为切入点,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农畜产品走品牌化道路。按照“培育一批、储备一批、成熟一个、申报一个”的工作思路,2015年上半年,组织各旗县区局对本辖区拟申报“三名”商标企业进行调查摸底,为下一步推荐和认定工作奠定基础。目前,已收集申报“三名”商标企业72家,其中,申报中国驰名商标企业2家、申报内蒙古著名商标企业31家,申报包头市知名商标企业39家。研究制定了符合包头市实际的商标梯次培育计划,确定2015年全市新申请注册商标数量力争不低于1800件,中国驰名商标申报数量不少于5件,内蒙古著名商标申报数量不少于20件,包头市知名商标申报数量不少于40件,地理标志商标申请注册量不少于2件。对规模以上企业和贸易限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出口企业申请商标注册实现行政指导全覆盖的商标培育总体目标。此外,包头市食药工商局积极与农牧业局、商务局、旅游局配合,重点引导“老字号”、“老品牌”、“龙头企业”、旅游业推行“注标创牌”工作。
二、围绕全市“南菜北薯、乳肉并举”的发展战略,积极与农牧业局等部门密切协作,深入涉农涉牧旗县区和企业开展调研指导工作,重点加强对地方支柱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帮扶指导,提出注册地理标志商标的具体任务和目标,并积极引导帮扶。先后深入达茂旗、固阳县,就发展农畜产品商标工作进行实地调研指导,解决涉农、涉牧企业在争创“三名”商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重点引导土右旗沙图沟、环兵淖积极申报地理标志商标,推动作为申报地理标志辅助材料的“南海湿地”和“达茂志”的编著出版工作。此外,还围绕提高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工作,重点指导包头东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金鹿”商标积极申请驰名商标保护;指导东河区将“北梁”文化积极申请为商标加以保护。
三、深入开展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创建工作。包头市食药工商局始终将培育发展驰、著、知名商标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工作,不断深化服务举措,采取主动上门、重点走访等形式,加强对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商标品牌的指导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在争创驰、著、知名商标中遇到的难题,极大提升了全市企业争创驰、著名、知名商标的积极性,优化了商标发展环境。2015年上半年,包头市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件、内蒙古著名商标11件,新认定包头市知名商标38件。至此,全市中国驰名商标(行政认定)、内蒙古著名商标、包头市知名商标总数分别达到12件、86件和206件。此外,积极推动著名、知名商标续展工作,上半年共续展内蒙古著名商标15件,包头市知名商标26件。
四、积极争取政策帮扶落实到位。按照《包头市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规定(试行)》(包府办发〔2013〕83号),5月份与市财政局联合发文,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在自治区奖励的基础上,市财政再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获得自治区著名商标的企业,市财政给予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企业所在旗县区(稀土高新区)财政再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极大提升了全市企业争创驰、著名商标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对包头商标网的管理和维护,及时更新信息,使其成为权威信息发布和企业宣传的良好平台。
五、指导东宝生物“圆素”商标、达茂旗肉食品行业协会“达茂草原羊”商标、包钢钢联公司图形商标、海德公司“海德”商标、小尾羊公司“小尾羊”商标等5件商标申报了中国驰名商标,推荐20件商标申请认定内蒙古著名商标。认真开展“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使用推进年”活动,指导“南海黄河鲤鱼”、“达茂草原羊”、“达茂草原牛”、“达茂小红皮小麦”标志申请了地理标志认定,扩大了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数量,同时,为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服务。
六、立足商标监管基本职能,以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和地理标志、农畜产品商标为重点,加大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和自治区政府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总体部署,制定印发《包头市食药工商局关于印发2015年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安排的通知》,围绕食品、农资、成品油、建筑材料、汽车配件、家用电子电器、服装鞋帽、儿童用品等重点商品,突出农村牧区和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的发生。今年上半年,共查处侵权假冒案件20起。其中,行政处罚19起,案值46.53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1起,案值5.59万元。(张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