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委十一届八次全委会继续分组讨论

01.12.2015  14:05

  11月30日上午,呼和浩特市委十一届八次全委会议继续就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那顺孟和所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以下简称《建议(讨论稿)》)举行分组讨论。

  在第一讨论组会场,与会同志在发言中一致赞同那顺孟和同志代表市委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一致赞同《建议(讨论稿)》。

  大家认为,那顺孟和同志所作的工作报告全面回顾总结了市委常委会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客观分析了我市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不足,明确指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是一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催人奋进的报告。同时,我市制定的《建议(讨论稿)》能够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并明确阐述了首府的“十三五”规划。同时,与会人员也提出在“十三五”期间我市应着重解决制约首府发展的短板问题,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

  来自我市重点企业的与会人员也纷纷发言。张剑秋说,听完那顺孟和同志所做的报告后感到很振奋,这一年呼市所取得的成绩斐然,作为企业来讲,感同身受,也确实在呼和浩特市全方位的发展过程中获益匪浅,尤其在基地建设、牧草发展方面,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了有力地支持。针对我市制定的《建议(讨论稿)》,张剑秋表示,作为企业希望市委、市政府能大力支持企业的国际化,使企业走出国门,走入全球化经济中,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希望在下一个五年中,在发展规模化牧场的基础上,实现牧场的标准化。

  在第二讨论组,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规划务实、思路清晰、目标宏伟、措施具体,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是我市发展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城市建设成就最显著的时期。必须在总结“十二五”的基础上,自加压力,大刀阔斧把“十三五”规划落实到位。

  代表们谈到,一年多时间来,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9个旗县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一边抓“十个全覆盖”,一边抓经济发展,广大农村在路、电、网、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有了大的转变。“十三五”期间我市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把重点放在抓产业上,通过产业带动使“十个全覆盖”内涵更丰富。云铎说,十三五规划建议将很多具体工作进行了安排细分,既事实求是、思路鲜明,又重点突出、意义深远。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市要把一产做稳,二产做强,三产做优。我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35项指标有20项已经完成,还有15项没有完成。其中一些社会指标需要我们加大力气,全力以赴在“十三五”前三年率先完成。我市要抓住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找准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区域和资源优势,促进我市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在第三讨论组,出席人员和列席代表畅所欲言,就那顺孟和同志所做的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建议(讨论稿)》谈了感想和建议。宋晓刚说,市委常委会报告从六个部分23个专题回顾了去年一年的工作,实事求是、亮点纷呈,展现了市委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的丰硕成果。《建议(讨论稿)》切实贯彻了党的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和重大理论成果,为我市“十三五”规划绘制了小康蓝图,向全市人民做出了守望相助的承诺。就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而言,我们要认真组织机关全体干部深入学习贯彻这次全委会精神,精心筹备市十四届四次人代会,通过扎实工作、依法履职,为2016年我市各项工作任务的布局和“十三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做出贡献,为我市“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张彦杰认为,市委常委会报告在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党建集中教育、学习贯彻、思想统一、行动自觉两方面亮点突出;《建议(讨论稿)》紧紧围绕中央大政方针,体现了改革的精神和发展的理念,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切中要点。他建议,在下一步工作中,要进一步完善指标参照体系,进一步明确相关概念的逻辑内涵和外延,为全市今后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目前我市城市人均年收入是37000元,农村人均年收入是13000元,二者比例接近1:3,今后应尽可能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

  李抚沧说,市委常委会报告高度概括了一年来全市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高屋建瓴、求真务实。《建议(讨论稿)》由那顺孟和同志亲自拟定提纲,并经多方面、多层次征求意见形成,提纲挈领、切中要点、尊重实际、科学合理。特别是农业的集约化、现代化发展,工业的补齐短板、投资拉动、集聚规模、展延层链发展,服务业的向北开放、发挥优势、辐射带动等方面,从定性的角度指明和谋划了未来发展方向。下一步,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的基础上,我们有理由相信首府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在第四讨论组,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建议(讨论稿)》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了我市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特别是把创新发展摆在了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化了人才创新的支撑作用和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形成创新发展环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同时大家建议,要加大城市建设的管理和治理力度,缩小城市发展差距。加强市民素质教育,努力挖掘呼市文化底蕴。切实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重视人才,重用人才。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干部的培养。更多地要关注城乡建设和环保问题,特别要重视养老服务事业。要加快推进“法治呼和浩特”建设。要增强我市各地就业创业基地的合作指导,以创业带动就业。

[责任编辑 张睿 ]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