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全覆盖·领导论坛】胡敏谦:“十个全覆盖”工程 让内蒙古的农牧区发生了巨变
“十个全覆盖”工程让内蒙古的农牧区发生了巨变
胡敏谦
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内蒙古地域辽阔,地广人稀,发展不足和欠发达仍然是内蒙古的基本区情,尤其是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发展滞后的现状,已严重影响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成为制约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为了改变内蒙古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严重滞后的现状,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从2014年起,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区农村牧区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以此促进并实现农村牧区的面貌,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之前发生根本性的改观,为农村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现了农牧民祖祖辈辈的幸福梦。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近两年,累计投资556.5亿元,其中,2014年完成投资193.25亿元(不包括扩面工程投资)。2015年自治区和各盟市都加大了投资力度,截止9月末,已完成投资达363.3亿元, “十个全覆盖”工程项目开工建设的嘎查村(场)达7969个,使我区农村牧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规划整齐的村落,整洁明亮的新房。2014年至2015年9月,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81.3亿元,危房改造完成35.5万户。嘎查村街巷道路硬化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39.81亿元,完成嘎查村街巷道路硬化里程26129.7公里,街巷道路硬化完成的嘎查村7782个。
农牧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2014年至2015年9月,全区饮水安全工程累计投资26.1亿元,使全区212.5万人解决了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问题。现在走进农牧民家,轻轻一拧水龙头,清澈的水就哗啦啦地流出来,困扰农牧民几十年的吃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牧民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农村牧区户户通电,家家看有线电视已成为现实。截至2014年底内蒙古农村牧区户户通电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2015年工作重点转移到进一步解决和提升用电质量问题上。截至2015年9月末,全区村村通电及电网改造工程投资33.8亿元,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投资4.2亿元。“十个全覆盖”的实施,让农牧民家中不但通了照明电、用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家用电器,而且增添了现代化的农用机械设备,安装了有线电视地面接收器,电视频道增多了,农牧民的视野更加开阔了。
标准化卫生室和文化室的建立,提升了农牧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2014年至2015年9月,全区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工程投资3.36亿元,完成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工程4674个,受益人口474.7万人;全区嘎查村文化室投资2.45亿元,建设和修建完善嘎查村文化室7915个,受益人口达801.5万人。
便民连锁超市让农牧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进入嘎查村你会看到在醒目的位置挂着“十个全覆盖”便民连锁超市的标牌,进超市印入眼帘的是整齐的货架,琳琅满目的商品,进进出出前来购物的农牧民。2014年至2015年9月,全区便民连锁超市及配送中心工程投资4.41亿元,便民连锁超市工程完成4196个,配送中心完成30个。
社会保障工程走进了农村牧区。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工程共投资42.6亿元,60岁以上城乡居民受益人口达239.3万人。现在农村牧区也实施了社会养老医疗等保障工程,农牧民可以像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待遇和高龄津贴待遇了。
“十个全覆盖”带动了农村牧区的产业发展。乘着“十个全覆盖”的东风,一些嘎查村按照“旅游文化主导型”和“旧村整治型”相结合的改造模式联合推进,在修缮建筑的同时全面更新排污、水电管线,提升了房屋的安全性、功能性和舒适性,实现了“老建筑、原风貌、新价值”。各地根据本地人文历史、特色产业等实际,依托高科技园区、自然景区和人文地质等,新建改造了一批生态旅游、特色产业、民俗文化村等,既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又保护和传承了历史文化,同时也带动了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十个全覆盖”实施近两年,已经让内蒙古的农村牧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个个昔日贫穷落后的嘎查村变成了美观大气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农牧民住上了新的砖瓦房、走上了平坦路、喝上了干净水,户户通了电,电视频道多,校舍更安全,小病不出村、大病有医保,文化活动有场所,购物家门口,老年有保障,生机盎然的塞外乡村牧区,到处洋溢着齐心协力奔小康的激情与活力。自治区“十个全覆盖”这项深得民心的工程,已经让农牧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它的成果。(作者为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局长)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