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全覆盖”激活牧民创业热情
图为娜仁花正在为客人熬奶茶。
天气渐凉,牧区屋外的风大了起来,温度也逐日变低。而位于苏尼特左旗巴彦淖尔镇30公里公路边的一间小康新居里,却是暖意浓浓,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自打“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这个“牧人之家”生意很红火。
男主人麻利地削着土豆皮,只见他手起刀落,一根根细如发丝,晶莹剔透的土豆丝随着刀与案板碰撞的啪啪声掉落下来。女主人熬奶茶,做奶豆腐间隙还和着面。两人分工有序,有条不紊忙碌地招待游客。
女主人娜仁花告诉记者,以前路没通之前,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地方开旅游点,游客都是熟人,外地游客都不知道这个地方。他们做的奶食品都是隔几天开车送到镶黄旗等地订购点。油路通了,他们在公路边建了小康新居,“牧人之家”也搬到了公路边,有许多做生意的路人,经过这里都要吃他家富有民族特色的家常饭。当天做好的奶食品通过班车或顺车就带走了。
巴彦淖尔镇党委书记敖日格勒说:“现在不仅镇所在地通了油路,水泥路还修到了嘎查及公路边牧户家,为他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前,从镇所在地一天只能到一个嘎查,而今,一天去6、7个嘎查不成问题。”
苏尼特左旗“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不是简单地为牧民盖新房,盖棚圈,而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千方百计解决牧民增收、发展的问题。
对于巴彦淖尔镇来说,这里有西部三旗一市(镶黄旗、东苏旗、西苏旗、二连浩特市)唯一的地表河流,有沙漠、有硬地,沿路旅游资源丰富,公路沿线牧户开旅游点,发展第三产业,有着先天的优势,又能带动牧民增收。
娜仁花的丈夫年轻时是一名摔跤手,在当地也小有名气。如今,转行当老板,他每天5点多起床,早、晚2次挤牛奶,除去牧业活外,自己配菜、掌勺,生活忙碌着也很多彩。他介绍,有时旅游点一天招待7桌到8桌客人,吃过饭后,有些客人在他家的旅馆短暂休息。2014年,仅“牧人之家”销售了10头牛、50只羊的肉量,加工做手把肉一只羊可卖到2500元,收入达20多万元,一年奶食收入10多万元,牧业收入30多万元。说到进账,这个高高个子、纯朴牧民憨憨地笑着,脸上流露出幸福满足的笑容。
今年,该镇利用公路沿线牧户便利条件,鼓励牧民发展旅游业,目前,有7、8户牧户已着手准备开旅游点,卖奶食,做快餐。(特约记者王润枝)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