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全覆盖”领衔鄂托克前旗模式

27.08.2015  16:32

    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25日电(韩晶、毛丫)“德善草原,大美前旗”——这是旗委书记张占霖去年上任时,寄予鄂托克前旗的愿景。如今,鄂托克前旗不仅农牧民稳坐“鄂尔多斯农牧民首富”之位,而且在农牧区走出了一条由“十个全覆盖”领衔,多种资源协同发展的鄂托克前旗模式。

    由点及面——“点辐射、线连接、圈覆盖

    7月一个炎热的午后,孟克巴雅尔和妻子在厨房忙碌,为即将到来的游客准备晚宴。孟克巴雅尔说,宴会中,他会弹起心爱的三弦,歌颂眼下的好生活。在这辽阔草原上,孟克巴雅尔以精致的小别墅为大本营,建起了3000亩的现代家庭牧场。在“城乡统筹”和“十个全覆盖”等惠民政策的有机结合中,鄂托克前旗农牧民的日子,红火得连城里的公务员都眼热。

    当“十个全覆盖”在鄂托克前旗行进至第二年,农牧民达赖在他水电暖卫浴一应俱全的“草原豪宅”里满意地说,政策好的没得说,“等于我们哪呢痒痒了给我们挠哪呢。

    2014年,自治区启动“十个全覆盖”工程,在完成危房改造、安全饮水、村街巷硬化、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村标准卫生室、村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工程后,农牧民的生活品质将与城市接轨。

    达赖的“草原豪宅”位于敖镇伊克乌素嘎查,今年5月在政府60%的补贴下完成了住房节能改造。每天,他照看完300亩农田、400多只羊后,可以用热水器美美地洗个澡。到了冬天,只要往节能锅炉里添上一炉煤,全屋暖烘烘。想去镇里,出家门走几步就是一条年初修成的柏油路。年底一算账,至少20多万元的收入进了腰包。 “啥都不缺了,下一步,网络再通上,就更方便了。”达赖笑着说。

    鄂托克前旗地广人稀,农牧民居住分散,整体推进“十个全覆盖”,将面临成本和效率上的困难。于是,鄂托克前旗旗委政府提出了“点辐射、线连接、圈覆盖”的工作思路,在实践推进中稳步破题。

    “点辐射”,即以乡镇、原撤并苏木乡镇旧址和新型村庄为中心,20公里为服务半径,完成房屋改造、街巷硬化、文化医疗等基础建设,形成农牧区精品社区,在公共服务、生产联建上同时辐射周边嘎查村;

    “线连接”,即实现村村通油路、社社通砂石路,并依托草原文化、红色文化、历史古迹等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发展“农家乐”、“牧户游”;

    “圈覆盖”,即定点巡回流动文化车、医疗车、便民超市车,补足服务盲区。同时深耕其他资源成果。

    在这一策略的通盘布局下,今年鄂托克前旗将完成三年规划任务的80%以上,使90%以上的嘎查村全面实现“十个全覆盖”。

鄂托克前旗糜地梁嘎查新型村庄

    由此及彼——城乡统筹与“十个全覆盖”并轨推进

    鄂托克前旗的“十个全覆盖”不是修修路、通水通电、建个便民超市这么简单,也不是单兵作战。在旗政府的规划里,“十个全覆盖”要特别注重与三个方面结合:城乡统筹、“六位一体”、自身特点和优势。

    2012年,鄂尔多斯作为内蒙古城乡统筹改革试点,优先确定鄂托克前旗为试点,而城川镇大沟湾新型村庄(以下简称大沟湾新村)是“点中点”。

    大沟湾新村人均年收入8000元,在鄂托克前旗农牧区属中下游水平。然而现在,这些村民正陆续搬进别墅。

    去年,大沟湾新村陆续建起117平方米—157平方米规格的200套平层别墅。附近两个村的村民只要以100平方米为基准自付3000元/平方米,就可以“拎包入住”,享受可比肩城市的精品化社区。

    在城乡统筹改革搭建的新农村蓝本上,大沟湾新村在做好路面硬化、建好文化活动室等“十个全覆盖”项目之余,还应村民之需增添了新内容——给全村通了天然气。

    像大沟湾新村这样的“”,在农田边缘正逐渐蜕变出“城市范儿”。而在鄂托克前旗全境,14个中心服务区(4个镇、6个中心社区、4个新型村庄居民点)的格局已基本形成,点辐射的效应正在显现。

    住得体面了,村民们也寻思娱乐了。吃过晚饭,各家老少聚在村委会活动室,打牌,打乒乓球,读书看报,分享一天的见闻。“以前各家住得分散,东一头西一个。天黑了各家过各家的。不如现在亲热和睦。”大沟湾新村村委会主任刘向阳说。

    达楞巴雅尔家有800多只羊、400多只羔、300亩玉米地。达楞巴雅尔的老伴儿一个人留守在家,看管着这一切。“现在不忙,一个人够了。”她说。地里的玉米已半人多高,每日的浇水、喷药由大型喷灌机完成;羊群的草料饮水可以交给自动饲喂机;若有母羊待产,人也不用半夜一趟一趟往羊圈跑,有棚圈监控看着呢。

    鄂托克前旗在推进“十个全覆盖”时,利用现有政策和资源,能整合的整合,让各项政策、工作互搭顺风车。

    除了结合城乡统筹,还与“六位一体”捆绑运作。所谓“六位一体”,即现代农牧业发展、精准扶贫、乡风文明大行动、文化旅游业发展、村村绿化工程、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其中,现代农牧业作为鄂托克前旗经济的深耕区,已初具规模,正在为 “十个全覆盖”进驻乡村锦上添花。至目前,全旗农牧业机械化率达80%以上。以大沟湾新村为例。大沟湾新村于2012年建成鄂托克前旗最早的喷灌规模化种养殖基地,机械化应用面积达12400亩,释放了大量人力,村民们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伴随城乡统筹和现代化农牧业发展的持续发酵,农牧民不仅搬出田间垄沟,还充分品尝着便捷舒适的现代社区生活。

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满都拉社区草原书屋实现免费开放

    由小及大——借“十个全覆盖”东风建设乡风、民风

    “做人有礼,做事有理”,这条家训被孟克巴雅尔裱挂在客厅的墙上。每当有游客走进这间装修欧派的房间,总要近前品读一番。孟克巴雅尔的家在昂素镇是出了名的整洁美观,两口子又踏实能干,在经营现代牧场之余还做起了“牧家乐”。于是,他家评上了“北京艾勒”。

    “艾勒”是蒙语,家的意思。“北京”,被当地视为洋气体面的代名词,用土话说就是“闩整”。“北京艾勒”,即体面讲究的人家。在昂素镇,谁家要是被评上了,都会把这金光灿灿的匾额挂在大门上。

    “德善草原,大美前旗”。草原美不美,要以“德善”为前提。昂素镇镇长白俊峰说,思想上的转变才是最深的变革。

    当物质条件在计划中稳步优化时,“乡风文明大行动”也乘“十个全覆盖”的东风,在鄂托克前旗劲吹。

    所谓“乡风文明大行动”,即以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为抓手,重点抓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在各镇建设垃圾转运站、在农村牧区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站,实现“村收集、镇压缩、旗转运”,建立农村牧区环境整治常态化机制。

    此外,在农牧区通过“北京艾勒”、“最美昂素人”等多主题的评选,在农牧民的意识里强化“家风”的概念,从而以家风促乡风,进而立民风。

    社区功能的细分,亦能让农牧民更好地与崭新的环境和谐相处。在大沟湾新区住宅区边缘,一处养殖区正在建设中。届时,居民们的鸡鸭牛羊都将饲养在这里,而不是像往常那样,游逛在房屋边,留下遍地污秽。

    思想的转变亦不可脱离文化之根的滋养。鄂托克前旗地处蒙陕宁交界地带,文化内涵多样,民族民俗文化底蕴深厚。仅昂素镇就诞生了一百多名农牧民作家,出版了一百多本书。总体上,鄂托克前旗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公共文化、稳步实施精品战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使文化事业呈现出繁荣景象,也在农牧区形成了独特的品位素养。

    当整个鄂尔多斯从财富的潮涨潮落中冷静下来,一直都走得稳健的鄂托克前旗集中优势,补足短板,审时度势,在农牧区走出了一条由十个全覆盖领衔,多种资源协同发展的鄂托克前旗模式。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