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县动态】 镶黄旗 土默特右旗 杭锦旗

12.07.2018  20:47

镶黄旗“四注重四确保”促进“第一书记”工作落实

注重择优选派,确保“队伍强”。 在征求旗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意见的基础上,选派基层经验丰富、工作能力突出、责任意识强的党员干部参加驻嘎查帮扶,并按照人岗相适、发挥专长的原则,根据嘎查实际需求科学精准选派“第一书记”,确保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和特长,得到锻炼和提高。建立“第一书记”调整补充机制,定期对因任期已满或因病等原因不能正常履职的“第一书记”进行摸底排查,及时调整补充。2015年以来累计选派“第一书记”129人。

注重政策支持,确保“有保障”。 旗财政局每年为每个“第一书记”安排2万元经费,同时由派出单位利用公用经费,参照差旅费中伙食补助费标准给予生活补助。苏木镇和嘎查在嘎查活动阵地设立驻嘎查工作队办公室,为“第一书记”提供住宿、生活、工作便利条件,确保其全力投入到帮扶工作中。同时,注重加强“第一书记”教育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现场观摩等形式,重点围绕精准扶贫政策、形式任务、业务知识等内容,每年举办“第一书记”专题培训班1—2期,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水平。

注重明责压担,确保“有方向”。 坚持把“第一书记”作为脱贫攻坚和基层组织建设的“生力军”,围绕“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联系服务群众、谋划长远发展”四大工作职责,充分考虑“第一书记”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等特长和优势,给“第一书记”交任务、压担子,安排“第一书记”参与制定脱贫规划、发展集体经济、加强基层党建、争取产业项目等重点工作,有效发挥部门单位和“第一书记”组织优势、职能优势、资源优势,做到项目、资金、责任“三个捆绑”。

注重严管实考,确保“真干事”。 制定下发《镶黄旗脱贫攻坚驻嘎查工作队管理办法》、《关于对全旗选派的“第一书记”和驻嘎查干部进行考核的实施方案》,明确“第一书记”工作定位、任务要求及请销假制度。将脱贫攻坚工作在年度绩效考核中的占比提高至15%,成立脱贫攻坚绩效目标考核组,考勤和考绩相结合,集中对“第一书记”派驻期间的工作业绩、四项基本职责履行情况、群众满意度等内容进行年度综合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土默特右旗:为脱贫攻坚注入源头活水

实施“队伍建设”工程,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增强脱贫攻坚凝聚力。 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着力选优配强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制定《村(社区)党组织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推荐办法》,细化候选人资格标准,大力选拔“能人型”“致富型”“示范型”等优秀人才,确保从党性强、作风好的“好人”和“能人”中选人。严格落实“两联审一谈话制度”,对照“五个过硬”标准和不能推选的“十种情形”负面清单,切实从源头上把好候选人入口关。

实施“清零递增”工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脱贫攻坚带动力。 以乡村振兴为总目标,切实增强村党组织造血功能,全力助推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出台了《土右旗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推精准脱贫攻坚实施意见》和《土右旗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办法》,提出了盘活集体资产、整合集体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等8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为全旗村集体经济发展划定路线图。统筹整合财政、扶贫、开发、农牧、林业、水务、国土等各方资源,多层次、多渠道促进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实施“基础保障”工程,提升经费保障水平,增强脱贫攻坚支撑力。 坚持把基层基础保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严格按照自治区保障标准不折不扣落实村干部报酬、离任干部补贴、村级组织工作经费和村党组织活动经费。村级组织工作经费按照每年每村不低于8万元,村党组织活动经费按照每村实有党员人数每人每年不低于300元的标准进行核定,2018年旗财政预算落实保障资金4065余万元。持续用力加大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先后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新建、改扩建村级阵地69个,面积均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并为村级阵地统一制作上墙制度、配备办公设施设备,村级阵地服务功能得到全面提升。

杭锦旗锡尼镇夯实党建基石 引领脱贫攻坚

强组织,提服务。 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大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一是强化责任意识。镇党委认真学习贯彻旗委组织部印发的《调整不适宜脱贫攻坚工作的科级领导干部具体办法》《脱贫攻坚期内保持苏木镇党政正职稳定》等文件精神,按照“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纪律要求,对班子成员、包片领导、党员干部在抓脱贫工作中提出具体要求,压实脱贫攻坚责任。二是强化阵地建设。在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实行“村村联建”“村企联建”合署化办公,全面推行“镇事村办”模式,极大地节省了群众办事时间和成本,有效提升了服务效能。三是优化组织设置。在服务半径相对过大的嘎查村推行“党员中心户+文化活动室”工作模式,在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中组建党支部,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形成党组织对生猪、肉羊、大棚种植等产业的引领,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强队伍,提实效。 坚持“精准选派,把最优干部资源汇聚脱贫一线”的原则,强化脱贫攻坚队伍建设,凝结脱贫攻坚强大合力。一是配强“两委”带头人队伍,强化骨干力量。今年“两委”换届选举中,21个嘎查村、社区新当选的81名党支部委员会委员中,平均年龄46.33岁,高中及以上学历占65.43%,村医村教、优秀大学毕业生、致富能手39人,女性比例为28%。其中26岁的女大学生村官当选为阿日柴达木村党支部书记,为基层“两委”干部注入鲜活血液。二是派优驻村工作队,强化结对力量。选派21支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结对包联全镇21个嘎查村,由单位常务领导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兼任第一书记。选派24家企业结对联系全镇21个嘎查村发展集体经济。按照“村支两委+合作社+精准扶贫户”创办村集体经济实体2个,创新推行精准扶贫“622”分配机制,使扶贫户实现分红3000元以上。

强产业,重发展。 镇党委以健全机制、资金保障、多元发展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嘎查村集体经济,深化农企利益链接机制,激活扶贫攻坚内生动力。一是优化产业结构。继续做大做强“一圈三区两带”农牧业产业。紧紧围绕稳羊增猪、牛和禽类养殖这一调整主线,以招商引资、项目兴镇为目标,成功引进内蒙古沙海兰甜农牧业有限公司在胜利村翻身六社新建蔬菜大棚,占地约80亩,主要种植西瓜、甜瓜、四季蔬菜等。二是深化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新培育3个龙头企业、2个专业合作社、2个电商产业和1家创意手工艺作品坊。成功申报3个家庭农牧场。三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镇21个嘎查村紧扣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经集体研究、多方论证、征求包联单位与企业意见、镇党委审核把关后形成发展集体经济 “一村一方案”。2016年,全镇嘎查村集体经济实现了“清零”突破。2017年投入590万元,支持11个嘎查村,使21个嘎查村全部实现“翻番倍增”。2018年投入600万元,支持12个嘎查村,初步形成了以经济作物种植、特色养殖、农机服务、小杂粮加工厂、乡村旅游等为主的多元化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