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旅游+扶贫” 看乌兰察布农民的致富经

06.07.2017  19:21

辉煌70年•聚焦乌兰察布”系列报道⑩

    新华网乌兰察布7月6日电(刘舒 蒋颖)察右中旗黄花沟、兴和县苏木山、凉城岱海、集宁战役红色纪念馆……

    乌兰察布市位于蒙晋冀三省交界处,东邻河北省、南连山西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北延蒙古国,有着区位交通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独特的优势。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以乡村旅游为重点,以政府引导推动发展,以景区带动助力发展,多管齐下,使全市乡村旅游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其中“旅游+扶贫”成为发展全域旅游的点睛之笔。

    昔日靠天吃饭 今日拿工资变股东

    “过去我们都是靠天吃饭,主要靠种植山药、土豆为生,去年加入了合作社,把土地流转给企业后,除了每年有分红,平时还可以去企业干活,还能赚一份工资,现在的生活挺好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兴河县城关镇小田士沟村民申玉花说。

    今年59岁的申玉花和丈夫张旺现居住在小田士沟村,2016年该村与内蒙古察尔湖开发有限公司合作重组农业合作社,夫妻二人将自家土地流转给企业后,非但没闲着,还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沈玉花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期待 新华网 刘舒 蒋颖摄

    申玉花算了一笔帐,土地流转每亩获得400元,他家3亩半就有1400,现在丈夫张旺每天打工得100元,她自己每天打工得70元,一年中半年有活干,还有分红,算下来一年收过万元没问题,比以前种地强多了。

    北京太和大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占波表示,内蒙古察尔湖开发有限公司确定采取“公司+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的运营模式,农民将从三方面获得收益。“农民以土地流转形式入股可以获得分红,平时他们来到园区内劳作,就是基地的‘农业工人’,如此一来,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工资。

    “在这一过程中,农民自身不承担任何风险,他们也可以从土地流转资金、工资、分红三方面获得收益,多劳多得,不断增加收入。”马占波说。

    2017年,该公司新增流转农民土地5136亩,覆盖周边农户2100户,其中精准扶贫279户、736人。

    “菜单式”扶贫 富了农家兴了产业

    三苏木村委会赵家村隶属于凉城县岱海旅游区办事处,位于县城东15公里处,北邻洞金山温泉,南临岱海旅游度假区,村民以在周边从事旅游服务业和种养业为主。

    随着环岱海为中心的旅游线路推出,赵家村列入重点乡村旅游线路,游客在畅游滩川广阔的岱海,欣赏如诗如画的滨湖草原和花海之后,可以到赵家村品尝“土味”十足的农家饭,体验传统的醋作坊,吃上自己用传统手艺磨出的豆腐……丰富的旅游体验,不但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了当地特色餐馆、农家乐的发展,拓展了乡村旅游产品链条,形成农户和企业的“双赢”。

    据凉城县岱海旅游区办事处武装部长张利宁介绍,办事处根据贫困户自身条件以及自己的意愿,以“菜单式”扶助措施,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即由政府综合贫困户意向,制定脱贫“菜单”,再由贫困户对照意愿选择表,确定发展内容进行“点菜”,最终由政府对照产业扶持补贴目录,落实扶持补贴,精准“上菜”。

    “你想怎么发展,我们就按照你的想法扶持你,一户一个政策,每户精准到位。”张利宁说,“这里离景区很近,想做农家乐的,我们帮着建房,对每户补贴5000元的帮扶资金,为他们购置必需品,帮助解决相关手续,并由凉城县就业局对贫困户进行培训,全力保障其脱贫增收。

    据了解,除岱海旅游区办事处辖区外,凉城县岱海旅游度假区还吸纳了不少当地其他村落的村民,为其提供就业岗位,以此提升该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率,增加劳动收入。

郝利英在岱海旅游度假区开电瓶车,每月还有固定收入。新华网 刘舒 蒋颖摄

    “过去在家做家务、带娃,没有收入,家里靠丈夫种地,日子过得紧巴巴,现在能在家门口上班领工资,下班回家还能照顾娃,以前想都不敢想。”六苏木镇村民郝利英说。

    平时郝利英在凉城县岱海旅游度假区上班,节假日在景区附近卖自家的瓜果、粗粮、胡麻油等土特产,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据悉,旅游度假区专门开辟了贫困户农产品展示专区,展示当地特产,并提供相关贫困户的联系方式。销售人员介绍,不少游客在游玩过后会顺道前来参观,看到喜欢的特产就直接联系贫困户购买,既推动贫困户的脱贫致富,又丰富了游客的体验。

    乌兰察布市旅游局局长秦斌表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还得继续坚持以帮扶贫困户劳动力实现就业、稳定就业为主,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成员就地实现就业脱贫。同时,还要以景区+基地+农户集群发展为模式,帮助贫困农户通过务工、销售农产品等方式不离土、不离乡,就地参与旅游开发,保护原始生态,实现致富。

    “我们通过与岱海旅游景区进行战略合作,在景区内为贫困户和农村闲置人员安排合适的就业岗位,为周边农户实现就业增收,同时,以订单的形式与合作社进行绿色农产品订单合作,在景区内开设特色农副产品销售区,为贫困户无偿提供销售特色农副产品的摊位,实现农产品的买卖增收。” 秦斌说。

    “未来在景区里我们还要注入一些新的业态、新的项目,打造一个引爆点。通过发展景区旅游产业带动乡村旅游,实现经济崛起,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乌兰察布: 开启多元立体交通新纪元
“辉煌70年·聚焦乌兰察布”系列报道⑨   新华网
乌兰察布:借力区位优势 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辉煌70年•聚焦乌兰察布”系列报道⑤   新华网
乌兰察布:昔日风沙肆虐小山城 今变碧水黛山园林城
     “辉煌70年•聚焦乌兰察布”系列报道①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