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74岁“右位心”心梗患者昨日康复出院
74岁“右位心”心梗患者昨日康复出院
我区首例“右位心”心梗介入手术 在全国也属罕见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平台消息(记者 刘语) 昨日上午,74岁的曹俊秀做了出院前检查,当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急诊心血管内科王智勇主任告诉她可以出院时,老人脸上露出了笑容,不停地说着谢谢。
曹俊秀心脏的位置与正常人不同,长在胸腔右侧。此次她患急性心梗入院,内蒙古医院医生为她成功进行了心梗手术,这是我区首例“右位心”心梗介入手术,在全国也属罕见。
手术可借鉴经验很少
昨日,在病房里,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见到曹俊秀时,她正坐在床上输液,气色不错。老人说,她老家在乌兰察布市卓资县。
提起当时犯病的情况,老人记得清清楚楚,3月14日凌晨3时左右,她感觉胸口隐隐作痛,在床上趴了一会儿不见好转,下床走了一圈,可疼痛还是没有缓解,后来,子女赶紧把老人送到呼市进行治疗。
来到内蒙古医院后,心脏中心急诊心血管内科王智勇主任为老人做了详细检查。
手术定在3月29日。对于王智勇来说,这也是他第一次给“右位心”心梗病人进行介入手术。王主任介绍,他通过查询资料得知,从1982年到现在,全国有记录的“右位心”心梗患者只有18人,而利用介入方式治疗这类患者的经验少之又少。
王主任称,手术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老人属于“右位心”心梗病人,手术时冠状动脉血管开口比较难找,另一个是目前介入导管都是按正常人的心脏走向和尺寸设计的,并没有专门针对“右位心”病人的导管,怎样才能让导管适合病人是个难题。
手术时 医生需“反向”操作
3月29日,手术开始了。因老人的心脏长在胸腔右侧,医生只能打破平时的思维,一切都“反向”操作。手法要翻转180度来进行。老人右冠脉中段堵塞严重,右冠脉有一个分支血管完全闭塞,另一个分支血管90%堵塞,手术难度可想而知。经过医生的努力,进行了介入手术治疗,成功为老人植入支架,右冠脉血流正常,手术取得成功。
昨日,曹俊秀康复出院了。
王智勇称,“右位心”在自然人中发生率约为万分之二,而患心梗疾病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此次手术对医生来说是一次巨大考验。据了解,此次手术的成功,为我区今后再进行相关疑难手术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