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干警蒙汉双语培训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19.07.2016  17:34

        司法部2016年度培训项目——司法行政干警蒙汉双语培训班今天在内蒙古大学开班。司法部政治部组织培训局副局长姜家雄、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书记曲云清,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朱炳文、副校长张吉维,自治区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周黎明等领导出席开班仪式。

        本次培训为期2个月,是司法部首次举办的蒙汉双语队伍培训班。来自全区各盟市、旗县(市区)的100名司法行政干警、法律服务工作者和监狱、戒毒人民警察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由内蒙古大学承担教学任务,将对学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民族政策理论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行政业务及相关法律知识技能,蒙语应用能力和蒙语法律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等全方位的培训,其中蒙语授课内容不少于50%。

近年来,我区司法行政系统不断推进蒙汉双语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15年,建成符合区情、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蒙汉双语12348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从2014年开始,连续两年举办中蒙、中俄蒙经贸律师高级研修班。2016年,着手制订《内蒙古自治区司法行政系统蒙汉双语法律人才培养规划(2016-2020年)》。但与司法体制改革和新形势的要求相对照,双语队伍建设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全系统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共有2.1万人,其中蒙汉兼通人才1138名,仅占队伍总人数的5.5%。许多蒙古族聚居的旗县和乡镇(苏木)缺乏通晓双语的司法行政和法律服务人员,造成沟通困难,群众的诉求不能得到及时满足。语言不通、交流不畅已成为学法、用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相对制约了教育改造质量和法律服务、法治宣传、法律保障水平。

司法部政治部组织培训局姜家雄副局长指出,司法部已先后举办维汉、藏汉和蒙汉双语培训班。在少数民族地区司法行政干警中开展双语培训,是新形势下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探索和尝试。蒙汉双语培训班的举办,是进一步加强全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部党组对内蒙古司法行政工作和蒙汉双语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视。自治区司法厅周黎明厅长指出,全区司法行政干警蒙汉双语第一期培训班正式开班,标志着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和体制改革工作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今后,我们不但要推动双语培训班持续开办,与内蒙古大学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搭建高层次的蒙汉双语法律人才素质提升培训平台,而且要继续拓宽视野,全方位推进双语队伍建设工作,为全区乃至全国的蒙汉双语队伍建设作出贡献。一是畅通人才入口。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重点加快监狱、强制隔离戒毒所、旗县级以下司法行政机关和基层双语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才招录引进。二是加强培训创新。依托司法行政干警培训中心,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建成蒙汉双语法律人才培训基地,不仅培养我区的双语人才,而且要为全国的蒙汉双语培训工作搭建平台。三是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机制。逐步建立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规范化蒙汉双语法律人才评价机制,积极搭建平台,鼓励优秀蒙汉双语法律人才开拓创新,营造蒙汉双语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四是启动双语法律人才库建设。以发挥专长为原则调配使用蒙汉双语法律人才,建立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发挥最大效用。  

周黎明厅长同时以本次培训为契机,对加强司法行政队伍正规化、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近年来,我区司法行政队伍综合素质有了新的提升,党建工作呈现新的面貌,干部工作有了新的加强,改革创新迈出新的步伐,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对照,仍有较大差距,必须深化认识,持续推进队伍建设工作。一要破解领导班子能力建设难题,打造过硬领导班子。二要破解队伍综合素质提升难题,加强教育培训和评价激励工作。三要破解职业保障难题,着力深化改革。四要破解干部监督难题,健全完善监督体系。(自治区司法厅 刘勇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