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里高招多

16.05.2016  09:52

明林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在为春播做准备。本报记者郭洪申摄

  5月12日一大早,尹明林一边发动汽车,一边向会计交待工作:“今天,有几个合作社理事长过来,你们要把情况介绍好,也了解一下他们的好做法。我去市里参加银企对接会,这对咱们今年种植美葵和甜菜很重要!”

  尹明林是开鲁县东风镇明林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09年,30出头的他带头成立合作社以来,目前会员已发展到辐射5个镇的105户农民,拥有各类农机农具300多台套,代收代耕约1.5万亩玉米种植,合作社不光服务农民种植增收,而且很受广大农民支持信任,赚足了“人气儿”。

  据尹明林介绍,合作社是因种玉米应运而生的。如今,面对玉米价格回落现状,再加上玉米单产已基本上达到最高点,若只从玉米上实现增产增效,难度很大。年初以来,合作社确立调整种植结构的新思路,一方面引导社员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另一方面想尽办法提高玉米产量。经过去冬今春的几次市场考察和产区调研,合作社确定了结构调整的方向,即发展甜菜和美葵等经济作物,并与吉林省洮南市和兴安盟龙头企业建起购销关系。

  电报局村社员齐桂芳打算种植甜菜,她说:“20年前,家家户户种甜菜,技术上不成问题。现在,有合作社帮助销售,我们没有后顾之忧,今年先种50亩看看。”

  看好美葵种植的社员王春生算了一笔账,1亩美葵产量约五六百斤,市场价每斤4到6元,亩效益保守说也是玉米的2倍,而且投资少、技术简单。“有合作社‘撑腰’,不论是种植技术还是销售,我都不担心!”王春生对种植美葵充满信心。

  对于仍然种植玉米的农户,合作社也帮他们使出增收节支的“招儿”——继续推广全膜覆盖。“全膜覆盖就是整块地扣一个膜,比半膜覆盖更节水、省肥、增产。我决定今年还采用这个技术。”黑龙坝镇榆树林村社员赵学去年就用的该技术。秋后一算账,在玉米价格比上年低1毛多钱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了增产增收。

  “春节过后,由10多名骨干成员专门负责对村民种植甜菜、美葵进行技术培训。目前从与农民签下的协议看,今年合作社种植的1.5万亩耕地中,除1万多亩仍种植玉米外,其余的都准备种葵花和甜菜等作物。”合作社会计安翠松说。

  尹明林介绍:“我们一直关注国家农业政策,今年全国两会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这给我们增添了不少信心。”尹明林说,一下子让农民下决心调整种植结构的确有些困难,但是为了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再难也会坚持下去。“对于合作社来说,现在最大的困难是,因调整种植结构需要购置相关配套设备的资金问题,大约需要300多万元。我这就去市里组织的银企对接会上瞧瞧!”(本报记者郭洪申)

  《内蒙古日报》(2016年5月13日08版)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