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无烟的森林火灾”亮剑

15.07.2015  14:00

近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要找出差距,进一步完善措施,保障森林健康成长。
          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和传播主要取决于气象条件和气候变化情况。一旦遇到灾变气候,森林病虫害会大面积发生,从而成灾。当前,林区森防职能还存在定位不科学、不合理,森防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监测预警能力不强,应对突发重大疫情缺少必要的基础设施等问题。据统计,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业有害生物每年发生面积相当于一个30万公顷大小的林业局的面积,灾害损失面积相当于2000公顷的林地面积。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森林生态安全的主要环节,我们务林人的责任重大。重点要编制好保护林区生态建设安全防护网,做好森防中长期发展规划,从林区森防体制机制入手,定员定岗,明确森防管理、监测、防治、检疫、普查、科技、应急防控的经费来源、数量及用途,保证森防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加强监测预报中心及站点、航空航天监测、无人机监测、检疫检查站、天敌繁育厂、飞机防控简易机场、灾害评估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疫情监测及防治。同时,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力量,培训防治人员,吸纳先进技术。特别是停伐后,要加强政策的衔接工作,需要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将好政策转化为林区森防工作的实际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