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政府推进种业振兴情况专项工作报告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种业振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有效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战略举措。今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作用,聚焦自治区种业振兴推进情况,在5月29日召开的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种业振兴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
为做好此项工作,农牧委和农牧工委组成调研组赴部分盟市开展了调研。调研组深入科研院所、种子生产企业、种质资源库、畜禽保种场和农牧民家中,实地查看了解农作物和生畜种质资源的保护、培育、生产等情况,认真听取科研单位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基层干部和农牧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形成了调研报告。
调研发现,自治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种业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区共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8万余份,牧草种质资源1.7万份,畜禽遗传材料3.9万份,畜禽地方品种20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先后培育成功向日葵品种SH363、耐列当食葵品种三瑞3号等优质特色品种。建成9个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繁基地和一批规模化饲草种子和林木良种生产基地,培育了15家国家级畜禽核心育种场。
调研报告也指出我区存在某些地方传统品种亟待保护、地方优异资源发掘不够、奶牛等良种主要依赖进口、种业产业链条不够健全、种业振兴扶持力度还需增强等问题。报告建议从强化种质资源保护、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加快完善种业全产业链、加大扶持力度、强化人才支撑以及强化种业市场监管六个方面上下功夫、求突破。
在分组审议时,组成人员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有的委员建议自治区要集中力量,选择优势地区和品种,将有限的资金和科技力量优先投入到选定地区的优质种业上,全力支持种业重点龙头企业引进、研究农牧业新品种,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区种业繁荣发展,为建设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打好基础。有的委员建议进一步发挥科研机构作用,强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联合机制。有的委员建议加强种质资源保护,组织开展全区种质资源普查,对重点种质资源进行系统性调查和抢救性收集。有的委员建议强化对种业市场依法监管的力度,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指导和支持力度。
审议仅仅是“前半篇”文章,关键要做好改进工作的“后半篇”文章。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将持续跟进,继续发挥监督作用,为切实推动种业振兴,努力走好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农牧业发展新路贡献人大力量。
供稿:郝明义
责编:
编辑: 席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