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强华:留住乡愁,功夫在“诗”外

21.12.2017  20:52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近日,著名文学家、诗人余光中先生辞世。余先生创作的名篇《乡愁》,以及与先生相关的各类纪念文章,再次在朋友圈刷屏。

  随着自媒体的普及,近年来,每每有文化名人去世,都无一例外地在云空间掀起一股追思狂欢。

  云空间中的追思狂欢,迅猛而短暂,折射出参与者在现实空间中的无力感。《乡愁》的刷屏,体现的正是思行割裂的普遍感情。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迁移进城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欠发达城市人口不断向发达城市集中,使得大多数人加入游子行列,为乡愁的滋生提供了坚实土壤。

  回不去的故乡,成为游子们集体之殇。一些曾经热闹的村落人去房空,甚至名存实亡。有报道披露,最近10年来,我国每天有近百个村庄消亡。

  于是乎,留住乡愁,成为人们共同的心声。遗憾的是,很多人的乡愁,多寄托在“”里,或鸡汤文里。而要真正留住乡愁,功夫在“”外。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求“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记住乡愁,第一要务是留住有形的乡村物质记忆。

  一方面,要防止因无序发展导致的村庄消亡和生态破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物质记忆,既包括村庄,又包括生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立足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尽量留存原住居民生活空间,防止将原住居民整体迁出。

  另一方面,要警惕不平衡发展导致的乡村凋零。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乡村凋零的重要途径。当前的重心,在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句话,诗意化的乡愁,不应只停留在诗里。留住乡愁,亟待将虚拟空间的转发,转化为现实空间的奋发,切莫因思行“两张皮”而错失留住乡愁的良机。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