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冬季出行防偷 反扒民警支招

28.01.2015  10:47

[ 导读 ]冬季是扒窃案件的高发季节,而市民往往又缺乏一定的反扒技能,为此,记者专门咨询了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公交分局的反扒民警,就日常识扒防扒方面的知识及经验进行总结,供广大市民学习了解。

  1月24日下午,市民刘女士在火车站等公交车时觉得无聊,便掏出手机玩起了游戏。车子一来,周围的人群一窝蜂全涌向车门,来不及把手机放进包里的刘女士便随手将手机放进了上衣兜,不料一上车她就发现自己的手机不见了,应该就是投币的时候给小偷钻了空子,“当时我一只手拿着包,另一只手投币,就这么一眨眼的工夫手机就被偷走了。”刘女士又气又急,无奈看不到小偷的身影,也只能干吃哑巴亏了。

冬季是扒窃案件的高发季节,而市民往往又缺乏一定的反扒技能,为此,记者专门咨询了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公交分局的反扒民警,就日常识扒防扒方面的知识及经验进行总结,供广大市民学习了解。

民警介绍,小偷行窃时,通常会利用一些道具做掩护,比如报纸、雨伞、空袋子等,以此来挡住乘客的视线,一些女扒手还会利用怀中的小孩来做掩护;扒手一般不与人对视,眼睛只关注目标衣兜、皮包等,对打电话的乘客会格外注视,因为他们会一直盯着手机最终的“归属地”;他们一般都喜欢站着,就算有座位也不坐,为选择目标,往往会在人群中来回走动,或在拥挤的人群中用身体试探目标人物重要物件存放的具体部位;有的扒手衣着光鲜,却在背地里利用衣服口袋做掩护,其实衣服口袋是穿底的。扒手一般都是团伙作案,为了制造作案机会,他们还会故意制造混乱场面,同伙中有专人负责下手,比如故意打落另外一名扒手手中的东西引发“口角”,然后趁乘客看热闹之机窃取物品等。

民警提醒,路上行走时,背包里不要放贵重物品,不要把装有钱物的包拎在手上,应放在前面,还要经常回头观察身后是否有可疑人员,单身女性或老年人尽量靠人行道里面行走,这样可以防止案件发生。遇到有人搭讪,不要轻易搭腔,遇到热闹后不要随便围观,以免有状况不能及时发觉;购物时,要注意保管好随身携带的钱物,放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如果必须携带大量现金的话尽可能分开存放,最安全的办法是使用信用卡,尽量将包放在胸前,而不是侧面或者身后,试穿衣服等时,皮包不要随意放置;乘车时,钱财千万不能放在裤子后袋内,最好放在上衣内侧口袋,或放在拎包内,拉链拉牢置于身前,同时警惕周围有无“另一只手”凑过来有意无意碰撞你。面对可疑对象,可以多盯他几眼,贼看你已有所防备,自然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遭贼惦记时,如果你是在贼得手后才发现的话,那么此时切记不要独自去追赶,最好的方法是马上报警,同时暗中进行尾随,尽量向警方提供扒手的确切位置;遇到别人被窃时,可以根据被窃对象的性别和年龄大小,假装成是其亲人,然后对欲行窃的扒手大声呵斥,以提醒被窃者,就像“你竟敢偷我妹妹的东西!”等,切记说话时一定要理直气壮,首先从气势上压倒对方;抓住扒手后,被害人千万不要将被窃钱财拿回,应该仍让扒手暂时“保管”,如果被害人领回,一旦到了公安部门很容易遭扒手反咬一口,或是窃贼死不认账等。

采访中,反扒民警也说出了自己的苦恼:“对于我们来说,抓一两个小偷并不难,难就难在将小偷抓获后的取证工作总是受阻,即使抓了现行,民警还得及时做失主和证人的工作,一些失主和知情人虽然表示感谢但却不愿作证,这也给警方办案增加了很大的困扰。”本报在此呼吁广大群众,要对办案民警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配合,只有警民一条心,才能真正有效地震慑犯罪分子。

[责任编辑:赵钦]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