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创城,让生活更美好
[ 导读 ] 首府始终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改善和保障民生、提高市民幸福指数的过程,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市民素质的过程,作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过程。
群众幸福感增加 公共服务更满意 市民文明素质显著提升
创城,让生活更美好
2月28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在北京召开,我市被授予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荣誉称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秦义代表我市参加会见并出席会议。
首府始终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改善和保障民生、提高市民幸福指数的过程,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市民素质的过程,作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过程。201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让市民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坚持“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着力创建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从城市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到政务服务水平的提升,从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到推动解决群众看病难、上学难、养老难、行路难等问题,从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到在全社会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在不断上升,如今的呼和浩特,正日益成为市民安居乐业、充满自豪感和幸福感的美好家园。
改善和保障民生
提高市民幸福指数
创建文明城市,最终目的是为民惠民利民。市委、市政府把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作为工作追求,着力在提高广大群众工作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上下功夫。2013年用于民生支出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57%,2014年各项民生支出188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0%以上。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36元,增长9%;一大批惠及民生的项目,让市民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生活变化。2014年新改造老旧住宅小区304个,完成400个老旧住宅小区准物业管理升级工作,新建各类便民市场100个,改造城市边角地块30处,新增公厕37座。大力缓解“出行难”问题,新增公交车400台、出租车1000辆、公共自行车5040辆,设置公交车专用道75公里,新增机动车停车位1.7万个。新建改建公园和游园13个,改造绿地10处,对8条道路绿化进行升级改造,中心城区新增绿地面积23万平方米。万亩草场、5万亩森林公园、哈拉沁生态保护区、乌素图生态旅游区、大青山国家级健身登山步道等节点工程已向市民开放。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投入生态建设资金18.3亿元,完成造林绿化面积33.5万亩。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1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1.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4% ,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开工新建及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41所,完工22所。出台小学新生入学工作办法,8.5万名非本市户籍学生获得同城化待遇,“择校”问题得到缓解。全市基层文化设施综合覆盖率达到85%以上。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增加196元。全面落实原国有集体企业大龄下岗失业人员社会保险缴费救助政策,惠及10427人,补助保费4700万元。完善了失地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将城乡80周岁以上享受低保老人全部纳入高龄津贴发放范围,5053名老人受益。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96个、39150套,基本建成38515套,配租公共租赁住房5024套、廉租住房1907套。全面落实自治区和我市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政策,为1475名新考入大学的城乡低保家庭子女每人一次性发放补助4万元,为235名城乡低保边缘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每人发放补助6000元,两项合计5285万元。将重特大疾病住院救助最高额度提高到10万元,普通疾病救助最高额度提高到1.5万元。市社会福利院、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特殊教育学校和6个旗县区综合社会福利中心投入使用。新建、改扩建社区服务用房47处,开工建设2个5000平方米以上的精品示范社区服务站,为20480户居民解决房屋历史遗留办证问题。
由中央电视台联合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开展的大型社会公众调查活动《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评选结果显示,呼和浩特入选全国十大幸福城市之一。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市民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用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规范道德行为、树立新风正气。
一直以来,首府在加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力度过程中,坚持从街道、社区、楼栋院落、家庭做起,从具体事做起,以建设好人之城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大力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不断推动“三个倡导”24字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开展了“美在青城”、“礼在青城”、“信在青城”、“爱在青城”、“和在青城”系列活动;开展了“最美青城人”和“青城好人”评选活动,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1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5人;省级道德模范11人、道德模范提名奖29人、市道德模范182人、“最美青城人”72人。组织了“践行核心价值观、弘扬雷锋精神”先进事迹报告会和道德模范巡讲活动;组织了“齐心共创文明城,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等,在推动新闻宣传、网络宣传、社会宣传联动的同时,举办道德讲堂5300余场,直接受众达25万人次,同时打造了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主题大街、主题社区,在全国32个省会城市及副省级城市“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宣传排名中位居第二。
与此同时,我市把未成年人道德实践作为长远工程,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推动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扎实开展为未成年人办15件实事工作。美德少年苏钰入选中国好人榜,3首童谣获得全国奖,建成37所乡村少年宫,建成市级心理辅导中心1个,县级9个。
在“创城”过程中,建立了自治区与呼和浩特志愿服务联动机制,开展自治区、呼市两级机关志愿者与呼市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首府大中专院校与呼市社区志愿服务队结对共建活动,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25万人,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达7000余次,魏刚、魏明被评为全国优秀志愿者。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关爱空巢老人“邻里相伴”志愿服务活动、关爱留守儿童“邻里相助”志愿服务、关爱农民工“邻里相帮”志愿服务、关爱残疾人“邻里相扶”志愿服务、维护社区环境“邻里相携”志愿服务、推广文化体育“邻里相悦”志愿服务等,真正形成了志愿服务活动遍地开花的喜人局面。
为提升公民出境游文明素质,建立了由市创城办、文明办牵头的提升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相关单位和行业工作会议,协调推进公民旅游特别是出境游工作,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责任部门和工作任务。在各景区景点利用各种公益广告载体,宣传《指南》、《公约》和《提醒语》;将《指南》、《公约》作为道德讲堂、理论讲堂、市民学校、村民学校培训内容。旅游部门将《指南》和《公约》列为2000名导游、领队和讲解员职业培训必学和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同时在导游队伍中和各景区景点深入开展“德耀青城,做文明的传播使者”活动,建立导游和领队出境全程文明教育责任制以及出入境办证教育责任制。
强化政务服务 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
我市高度重视公共服务建设,切实加大投入,推进三级公共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深化集中审批服务,建立联审联办“绿色通道”制度,实现公共资源“阳光交易”全覆盖。在2013年呼和浩特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大厅、房地产服务大厅、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大厅、车辆与驾驶人管理服务大厅、出入境管理服务大厅、人才公共服务大厅等6个专业服务大厅全年办结215万余件事项并且没有收到有效投诉。《小康》杂志联合触动传媒、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2014中国公共服务小康指数”调查中,在公共服务满意度排名中,呼和浩特位居第一。“2014中国公共服务小康指数”调查,除了访问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总体感受、总体评价、关注度、满意度等方面外,还重点对上海、北京、杭州、南京、广州、深圳、武汉、长沙、郑州、呼和浩特、西安、昆明、重庆、成都、沈阳这15个城市公共服务质量进行了深度测评。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统计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在15座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名中,呼和浩特位居第一,上海列第二,深圳排名第三。
2014年,首府继续大力简政放权,行政审批事项由264项减少到87项,精简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