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1号民生工程"将带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

19.08.2015  10:49

  7月21日上午,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呼和浩特市加快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城乡危房(边死角)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基本情况进行通报。

  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委、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李红主持新闻发布会。

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委、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李红主持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呼和浩特市政府重大建设项目办公室主任赛青克就呼和浩特市加快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城乡危房(边死角)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基本情况进行通报,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就各自辖区情况进行发布。

   将“三大改造工程”列为“1号民生工程

  棚户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同时也是重大的生态环保整治工程。近年来,呼和浩特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城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投资1285.4亿元,改造各类棚户区3689.6万平方米,惠及13.58万户、28.5万人,有效改善了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呼和浩特仍有一部分老百姓常年居住棚户区里,吃水困难、取暖困难、用电困难;仍有一部分老百姓生活在低矮的平房里,过着烧煤冒烟的日子,出行十分不便,还时刻担心房屋倒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一些城郊结合部的棚户区、城中村,居住人口复杂、管理困难,成为了违法犯罪的多发地区。改变困难群众恶劣的居住和生活条件,显著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是各级党委、政府改善民生的硬任务。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自治区的要求,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将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城乡危房(边死角)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作为呼和浩特今后一个时期的“1号民生工程”,举全市之力,用三年时间,实施更大规模的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城乡危房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变群众的生活居住环境,让生活在棚户区、城中村的老百姓从忧居走向宜居,以崭新的呼和浩特形象迎接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大庆。

   按照“五大基本原则”实施三年行动计划

  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城乡危房(边死角)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将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以人为本,优先安置、完善配套,同步建设、因地制宜,拆改结合的五大原则进行实施。实施大规模的棚户区、城中村、危房改造工程,最终的目的是让居住在棚户区、城中村的居民的出行困难问题,用水、用气、取暖困难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让老百姓住的舒心,住的安心,生活的有信心、有幸福感。

   三年两个目标 每年分布实施

  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城乡危房(边死角)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两个目标任务:

  一是三年内,即在2017年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前,全市计划投资1289亿元,实施69个城中村、83个国有土地上棚户区和143个城乡危房(边死角)改造项目,征收土地10.4万亩,拆除房屋3045万平方米,打通77条断头路,惠及15.9万户、47万人。

  二是计划投资26亿元,用2年时间全面完成中心城区584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面积841万平方米,惠及11.7万户、29.1万人。

  三年行动计划按年度分步实施。2015年,1、投资500亿元,征收土地4.5万亩,拆除房屋1227万平方米。2、投资10亿元,实施中心城区300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面积375万平方米。2016年,1、投资562亿元,征收土地3.9万亩,拆除房屋1237万平方米。2、投资16亿元,实施中心城区284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面积466万平方米。2017年,投资227亿元,征收土地2万亩,拆除房屋581万平方米。

  呼和浩特市将利用三年时间,举全市之力,全面推进“百姓安居工程”,通过明确主体责任、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政策落实,更大规模实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城乡危房(边死角)改造和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困难群众住房条件,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特色,有效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以整洁、优美、崭新的城市面貌,迎接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 (薛瑾蕙)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