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内6000多垃圾桶难挡“一锅烩”

13.01.2015  18:10

[ 导读 ]“垃圾桶明明就在那里,有些人就是不往里扔垃圾,更别说垃圾分类了。”9日上午,一市民向记者反映,呼市分类垃圾箱成摆设,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淡薄。

记者随机采访14位市民 只有一人注意到垃圾分类

  ■内蒙古晨报记者 甄海霞 实习记者 任东月

“垃圾桶明明就在那里,有些人就是不往里扔垃圾,更别说垃圾分类了。”9日上午,一市民向记者反映,呼市分类垃圾箱成摆设,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淡薄。
  记者了解到,呼市在市内四区主次干道投放了6000个分类垃圾箱,基本遍布呼市街巷。然而,目前垃圾分类有名无实,分类垃圾箱只是样子货,分拣投放、中间清运、终端处理环节“掉链子”, 垃圾投放依旧“一锅烩”。

  很少有人注意垃圾分类

8日,在乌兰察布东街上,记者看到一身着褐色羽绒服的女士将一个空矿泉水瓶随手丢进了路旁标有“不可回收”字样的垃圾箱内。记者上前询问,该女士表示,自己并没有注意垃圾箱的标志。

在乌兰察布东街上,记者采访了14位路人,只有1位邹先生表示,自己有时会注意垃圾箱字样,并进行分类丢弃。其余的受访者都称,自己并没有进行分类丢弃,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也没看到有啥人去分类”。

随后,记者又来到健康街,看到南北两侧的的商户门口都有一个蓝色垃圾箱,玛瑙玉器店铺的郭先生告诉记者,门口的蓝色垃圾箱都是新城区城管局摆放的,商户会把垃圾丢进蓝色垃圾箱内,“环卫工人会来收走”。

“那你们平时是将垃圾进行分类再丢弃吗?”

“没有特别分类,一般都是生活垃圾,也没啥。”郭先生回答。

记者沿着健康街从西向东走,在茅台酒专卖店门口,看到分类堆放的纸箱和饮料瓶。茅台酒商铺人员郝女士告诉记者,“我们没分类,纸箱就是看有收破烂的来就卖了。”“淘气宝”儿童服装商店的何女士表示,商铺的垃圾一般都是塑料和纸,不用怎么分类。“有时环卫工收走了,他们可能会分类。”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钦 ]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