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发布诚信“红黑榜” 43家企业上“黑榜”
新华网呼和浩特6月17日电 今日上午,呼和浩特市发布诚信“红黑榜”,共有126家企业进入“红榜”,43家企业被列入“黑榜”和“黑名单”。
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呼和浩特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建筑工程企业“红黑榜”名单。其中,“红榜”42家,包括上海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黑榜”3家,分别为:
1.广东十六冶建设有限公司(上榜理由:工程质量问题);
2.包头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榜理由:工程质量问题);
3.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榜理由:安全事故)。
呼和浩特市环境保护局发布环境信用企业“红榜”名单,包括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海伊利)等44家企业。呼和浩特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产品质量“红榜”名单,包括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等31家企业。呼和浩特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企业安全生产信用“红榜”名单,包括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
呼和浩特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药品企业“黑名单”,共10家,包括:
1.呼和浩特市每天食品有限公司(上榜理由:生产检验不合格的食品);
2.金川开发区汇金路办事处宽城社区卫生服务站(上榜理由: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
3.呼和浩特市永盛成超市有限责任公司哲里木店(上榜理由:销售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4.赛罕区高修耀馒头加工坊(上榜理由:未办理《食品小作坊登记证》加工经营馒头);
5.赛罕区卓颜美容养生中心(上榜理由:经营过期化妆品);
6.内蒙古泰力丰食品有限公司(上榜理由:生产无标签的预包装猪肉干);
7.赛罕区融桥海鲜市场中天鲍翅行(上榜理由:经营检验不合格食品);
8.金川开发区昌兴粮油店(上榜理由:销售假冒巴彦淖尔瑞雪粉);
9.呼和浩特华蒙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上榜理由:经销检验不合格的中药饮片“山奈”);
10.和林格尔县金盛粮油加工厂(上榜理由:违反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滥用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食品)。
呼和浩特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食品、药品、医疗等广告“黑名单”,共18家,包括:
1.赛罕区慕颜医疗美容门诊部(上榜理由:擅自发布户外广告);
2.呼和浩特市复兴医院(上榜理由:发布违法医疗广告);
3.呼和浩特市附大中医胃肠医院(上榜理由:未经登记擅自发布户外医疗广告);
4.呼和浩特都市丽人医院(上榜理由:未经登记擅自发布户外广告);
5.内蒙古世纪男科医院有限责任公司(上榜理由:未经登记擅自发布户外广告);
6.内蒙古源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上榜理由:发布医疗器械违法广告);
7.回民区神韵大药房(上榜理由:未经登记擅自发布户外广告);
8.呼和浩特市和平医院(上榜理由:未经登记擅自发布户外广告);
9.内蒙古诺伊美医疗美容有限责任公司(上榜理由:擅自发布户外广告);
10.呼和浩特市二轻职工医院(上榜理由:发布虚假广告);
11.呼和浩特市圣亚医院(上榜理由:未经登记擅自发布户外广告);
12.内蒙古《老年文摘》报社(上榜理由:发布违法广告);
13.新城区台鹭杜康名烟名酒店(上榜理由:擅自发布户外广告);
14.呼和浩特市黄牛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上榜理由:发布违法广告);
15.呼和浩特市乳清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上榜理由:发布违法广告);
16.呼和浩特市蒙建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榜理由:擅自发布户外广告);
17.呼和浩特市蜗牛商贸有限公司(上榜理由:发布违法广告);
18.金桥开发区清泓豆制品加工厂(上榜理由:发布违法广告)。
呼和浩特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发布文化市场“红黑榜”名单。其中,“红榜”3家: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图书广场、呼和浩特市普逻音像制品经销店、内蒙古金苹果印务有限责任公司。黑榜12家,包括:
1.呼和浩特市立等文印有限责任公司(上榜理由:超范围印刷,印刷宗教类出版物);
2.立仁装订厂(上榜理由:生产车间卫生脏、乱、差,存在安全隐患,印刷管理五项制度不健全);
3.阿拉腾敖尔达文化室(上榜理由:销售三无类蒙文非法出版物);
4.雅和网吧(上榜理由:无证销售出版物);
5.银河网吧(上榜理由:接纳未成年人);
6.康乐网吧(上榜理由:接纳未成年人);
7.慧光网吧(上榜理由:接纳未成年人);
8.大洋网吧(上榜理由:接纳未成年人);
9.联众网吧(上榜理由:未悬挂文化经营许可证、上网登记不全、安全通道不畅通);
10.新天地网吧(上榜理由:超时营业);
11.飞宇网吧(上榜理由:未悬挂文化经营许可证、安全通道不畅通);
12.雅和网吧(上榜理由:未做上网登记);
据新华网内蒙古频道了解,呼和浩特市创城指挥部办公室于2014年印发了《关于建立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的工作方案》,初步建立起以建筑工程、环境信用、产品质量、安全生产、食品药品、文化市场等为主要内容的诚信“红黑榜”。呼和浩特市文明办、中级人民法院、公安局、国资委、工商局、金融办、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呼和浩特火车站联合签署了《“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通过采取限制失信被执行人高消费行为等信用惩戒措施,将诚信建设制度化推向深入。呼和浩特市发改委开通了“信用呼和浩特”官方网站,整合了来自不同部门、行业信用信息,成为一个综合、全面的信用信息征集、查询及发布的专业平台。目前,各地区、各部门信用信息的征集、整理、发布工作正在进行中。下一步,呼和浩特市的诚信“红黑榜”也将在该平台予以发布,以方便社会各界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