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文物数量位居全区第二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2年至2016年,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我区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目前,全区12个盟市全部通过国家普查验收,普查工作总体完成。经普查,全区共登录各类可移动文物1125464件/套(共计1506421件),其中登录珍贵藏品16054件/套(占登录文物总量的1.43%)。12个盟市登录文物数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赤峰市(362974件/套,占32.25%)、呼和浩特市(318082件/套,占28.26%)、包头市(142448件/套,占12.66%)。
通过对普查结果统计分析,我区国有可移动文物呈现出资源总量庞大、收藏体系多元、收藏主体集中、文物类型丰富、文物数量快速增长、民族特色显著等特点。
按登录文物的数量统计,赤峰市、呼和浩特市登录文物数量超过30万件/套,包头市登录文物数量超过10万件/套,通辽市、乌兰察布市登录文物数量超过5万件/套,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巴彦淖尔市登录文物数量均在1万件/套以上,锡林郭勒盟、乌海市登录文物数量在7800件/套以上。
全区共登录珍贵藏品16054件/套,其中文物古籍类珍贵文物15916件/套,珍贵标本化石138件/套。按登录文物的类别统计,文物古籍类中钱币数量最大,占总量的75.92%;漆器、甲骨、珐琅器、名人遗物、音像制品、交通运输工具、度量衡器7个类别数量最少,占总量比例均不足0.1%。
按登录文物的所属时代统计,文物古籍类总量最多的依次为宋、清、唐、中华民国、汉;旧石器时代、夏、商、秦、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隋、五代十国文物数量最少,均不足0.2%。
此次普查中,各级普查机构通过实地走访、上门调查、重点认定等方式,新发现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物,普查期间全区新发现新认定文物共54640件/套。此次普查范围是我区境内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等各类国有单位收藏保管的可移动文物,普查实现了国有单位的全覆盖。(记者 苗青)
原标题: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结束 我市文物数量位居全区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