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全面小康路汇聚肱股力
中国共产党呼和浩特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会议将全面总结过去呼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和经验,确定呼和浩特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
过去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在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牢牢把握“稳中求进”主基调,卓有成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开创了呼和浩特发展的崭新局面,为呼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报从今天起开辟专栏,推出系列报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客观报道五年来呼和浩特各个领域、各项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充分总结梳理首府近年来党建引领发展的举措成效,展示首府新面貌,展望首府新发展。
盘点与展示,让我们更加坚定信心,不断超越,永攀高峰。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乳制品加工产业基地和光伏材料产业基地,被誉为“中国乳都”。“十二五”以来,呼和浩特市农牧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工业转型升级成效斐然,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展壮大。五年来,呼和浩特“五大基地”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文化旅游、绿色农畜产品、清洁能源、现代化工、装备制造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加速,为呼市经济奠定发展之基;新产业新动能不断涌现,云计算、大数据、光伏材料、碳纳米材料、生物技术等新产业方兴未艾,为呼市经济插上腾飞之翼。
新型工业基地建设渐入佳境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下,呼和浩特市围绕自身优势,认真实施“四个一批”工业转型升级战略,努力打造一流首府城市和一流首府经济,不断推进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现代化工产业生产示范基地、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的建设。五年来,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成为呼市第一个千亿级产业;电力装机容量突破1100万千瓦时,是“十一五”期末的1.5倍;原油炼化能力达到500万吨,是“十一五”期末的4倍多;电子信息制造、电力装备制造等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新突破,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工业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俯瞰托克托发电公司全貌
现代化工业是呼市工业的重要支柱,中石油500万吨炼化生产线是全区唯一的大型石油炼化基地,与中海油天野化工、蒙联化工、三联化工等龙头企业共同构成了呼和浩特石化产业集群。2015年全市原油加工量达到390万吨,位居全区第一。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位于托清现代化工产业集中区,是依托自治区规划建设的油气外送通道,应对清洁能源需求增长而形成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庆华集团煤基多联产项目将建成年产2100万吨提质煤、1000万吨甲醇、400万吨芳烃、90万吨石脑油、6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产能,是呼和浩特未来现代化工产业发展的主要基地。
抽水蓄能电站
在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建设方面,电力能源产业是呼和浩特工业主导产业,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100万千瓦。“十三五”期间,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可达1500万千瓦,将为全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不仅仅在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的建设方面呼和浩特市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在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方面也同样让生活、工作在其中的人们感受到了莫大的变化。
呼和浩特蒙牛集团现代化挤奶站
呼和浩特位于世界“黄金奶源带”,是全国重要的乳制品加工产业基地,被誉为“中国乳都”。呼和浩特市汇集了伊利、蒙牛等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已形成中国最具活力的乳业产业链,盛乐工业园区新建成投产的桃李食品、纷美包装等企业也正在形成规模效应,绿色食品加工产业成为全市第一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奶牛头数、奶产量、人均占有量、人均消费量等均居全国首位,伊利、蒙牛分别位列世界乳业八强、十一强。2015年全市乳制品产量174.5万吨,居全区第一。此外,蒙草、和盛育林等特色林草企业已形成生态修复、生态牧场、现代林草业、节水园林、碳汇林等新型生态环保产业链,共同打造呼市多元化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中国乳都雕塑
在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建设方面,呼和浩特装备制造产业包含了日趋完备的机械制造业、液晶电视机制造业和方兴未艾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其中:电视机制造业初步形成了以消费电子产品为主导,整机生产与配套企业相互依存,软硬件产品兼有的生产格局,逐步成为呼和浩特工业支柱产业之一。传统行业龙头创维电子、TCL光电液晶电视产能达400万台,产量、销售收入均居全区第一。机械制造业以航天科工、众环集团、精诚绝缘子等龙头企业为代表,具有大型煤炭机械、铁塔、机床卡盘、高压绝缘子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良好的品牌声誉。此外,正在建设的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项目已有锂电池钢壳、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池隔膜、充电桩、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整车装配等20多户企业入驻,总投资达200亿元,未来可实现产值500亿元以上,成为呼市工业新的支柱产业。
呼和浩特市电子信息产业
呼和浩特众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文化旅游休闲基地 建设成效明显
“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为我们这些创业者提供了很优厚的条件,对于生活在周围的人们来说,不用出门也可以感受浓郁的旅蒙商文化,真的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在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内经营民族文化馆的乌力吉门德对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说。
“以前这里很破烂,现在这里是呼市历史文化资源保存最集中的地方之一。”乌力吉门德说。因为文化底蕴深厚,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光,这也为乌力吉门德的民族文化馆带来很多顾客。
青山秋色圣水梁
据介绍,“大召——大盛魁”区块是呼和浩特市历史文化资源保存最集中、最完整的集聚区。2016年2月,“呼和浩特大召文化旅游区”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召文化产业群落被文化部评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不仅如此,呼和浩特市致力于建设绿色宜居城市,下大力气打造了一批品质高、带动强的旅游项目。大青山生态旅游区万亩草场、5万亩森林公园、哈拉沁生态保护区、乌素图生态旅游区、大青山国家级健身登山步道等已向社会开放,每年吸引着大批游人前来休闲度假。此外,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敕勒川文化旅游区、托县沿黄休闲观光经济带等一批产业项目和精品景区建设成效明显。
新产业新动能不断涌现
武川李汉梁风电发电厂
“十二五”以来,呼市通过实施“四个一批”工业转型升级战略,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培育发展了一批 科技 成长型的新产业、新业态。201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包含161户企业,其中工业企业59户,高技术服务业企业102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过30%,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在和林格尔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国云谷”正在茁壮成长,中国电信云计算内蒙古信息园初具雏形,6座数据中心机房拔地而起;中国移动(呼和浩特)数据中心项目主体工程加紧建设,道路拉出集聚区骨架,园区绿色生态显现,配套设施稳步推进。在气候优势、区位优势和电价优势的共同作用下,呼市以三大运营商为主题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已建成66万台服务器,成为国内最大的大数据基地。在政策带动下,未来五年三大运营商还将在呼和浩特建成28栋机楼,新增机架83800个,预计新增营业收入52.2亿元。
在金桥开发区中环光伏产业园,中环光伏单晶硅四期、晶环蓝宝石二期、中晶研究院等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繁忙景象。近年来,在全国光伏产业发展 深度 调整的过程中,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充分发挥电力、土地、区位、人才、技术等首府综合优势,光伏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全产业链发展、集群化发展的良好态势。2015年,光伏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5.2亿元,同比增长145%,为全市工业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五年,全市单晶硅及切片产能将达到5万吨,电池片及组件产能3GW,光伏产业产值可达到50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光伏之都”。
分布式光伏发电
在云计算、光伏材料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呼市碳纤维、富勒烯纳米材料、生物疫苗等新兴产业也表现出了应有的活力。F—12高强度有机纤维、碳谷科技富勒烯、科元胜力稀土新材料、浩源碳纤维等已建成高性能新材料生产基地。全市生物发酵容积达9.4万立方米,位于全区之首。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是农业部指定的动物特种疫苗生产企业,其自主研发生产的口蹄疫疫苗处世界一流、全国领先地位。
总体来看,呼和浩特市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出特色鲜明、后劲增强、结构不断优化的良好趋势。未来的呼和浩特,将积极应对和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立足优势、把握机遇,着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注重技术进步,注重绿色低碳,注重集聚集约,注重管理创新,注重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着力构建具有鲜明首府城市特色、符合首府城市规划发展要求的一流经济体系,为自治区成立70周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