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路面“塌塌不休” 五大原因亟待解决
原标题:呼市路面“塌塌不休” 五大原因亟待解决
专家:要想“面子”漂亮,先把“里子”做扎实
仅今年一季度,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呼市就发生了4起路面塌陷,后期仍有塌陷在发生。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从市政部门了解到路面塌陷五大原因以及治理难点。其中,环卫部门对于餐厨垃圾殃及管网颇为无奈;排水部门也表示,呼市将用3年时间完成智能水务向智慧水务过度。专家剖析,要想“面子”漂亮,必须把“里子”做扎实。
“缝补”下的日子
今年1月26日,乌兰恰特东街出现一个坑,一周后被填平;3月上旬,山丹街西口路面发生塌陷;3月14日,在友谊小区南口路面塌陷,次日路面得以修复畅通。半个月之后,大南街与文庙街交叉路口路面塌陷,4天后修复填平。
这仅是今年一季度路面塌陷的一个统计,之后路面塌陷仍有发生。例如,3月份刚修好的山丹街西口路面以及乌兰恰特东街土坑再次塌陷;文化宫路与光明大街十字路口交会处也发生过路面塌陷。5月16日,展览馆东路与学苑东街交叉口有路面塌陷;5月19日,五塔寺北街的路面下陷;5月31日,金桥路与阿拉坦大街交会的丁字路口路面现深坑;7月17日,光明大街和通道北路的十字路口向东约100米处的路面塌陷;7月18日,光明大街官府小区门前管道破裂,导致路面塌陷;8月2日,昭乌达路和学府花园巷的丁字路口南侧路面塌陷……
记者走访多条发生过塌陷的路段时,有居民质疑,好端端的路,为什么会塌陷,是施工质量还是另有其因?这样的日子还要等多久才能结束?部分市民希望相关部门能解释,为何呼市路面“塌塌不休”。
五大原因造成路面塌陷
在谈起呼市路面不时发生塌陷的原因,呼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市政科科长张灵通表示,管网老化、水质腐蚀、地壳运动、施工问题和分属单位不同,协调费时等原因,都有可能造成路面塌陷。
从2014年开始,呼市雨污水井口以及雨水箅子清掏工作移交至呼市环卫部门进行日常管理。
呼市环卫局副局长郝连军表示,2015年呼市共有41000余处污水井,随着城区面积不断扩大,污水井将不断增多。为了防止污水井堵塞,造成排污管道不畅,呼市环卫局每年进行2次大规模清掏工作,以及一次集中排查工作。从每年4月至5月中旬,以及10月至11月中旬,环卫部门组织环卫工人进行全市污水井清掏工作,每年汛期时,重点监察市区以及公铁桥易积水路段。
郝连军表示,目前最让环卫部门头疼的是,部分商家直接将餐厨垃圾私自倒入街边污水井中,在呼市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因餐厨垃圾的产生量较大,餐厨垃圾含水率较高、含油量较大,易腐烂发臭,不及时有效处理,会造成很大危害。如果很多垃圾无法及时取出,会造成周边管道堵塞,周边地下管网也受到很大影响。城区管网堵塞除了管网老化外,餐厨垃圾难清理也是一大难题。目前,环卫部门只能将无法清掏的垃圾具体点位反映至供排水部门,再协调相关部门如何清掏。
智慧水务解决管道老化问题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今年2月3日至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部公布了通过审核的第三批各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呼和浩特市成为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之一,其中智慧水务,成为水务工作建设新名词。
呼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排水管网养护分公司闫经理介绍,每年5月初、10月初,排水部门对市区排水设施进行维护、清掏、疏通,同时维护、加盖井圈盖、雨箅子。公司承担市区供排水管网的拓展、维修、改造等管理工作,同时不断加大供排水管网改造力度,逐步对城区配水管网、主次干道、小街巷供水管网及用户支管进行改造等项工程,逐步调整供排水管网布局。
但由于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居民用水量不断加大,污水排放也在逐年增量,同时由于城市规划原因,老城区管网较为密集而且老化比较严重,如果在老城区大面积更换地下管道,务必会造成交通问题、居民回家出行问题,还有长时间居民用水等问题,所以目前采取的政策只能小范围局部修理。但新建道路由于管网较新而且管径较粗,周边排水设施齐全,不存在管网老化致路面塌陷问题。目前排水部门也在对全市管网进行排查调研,尽快完善老城区管网应急办法。
政府应完善问责机制
“道路是城市的面子,但城市的命脉在地下,所以对于城市的管理者来说,要想‘面子’漂亮,必须把‘里子’做扎实。”内蒙古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孙晓刚说。
孙晓刚介绍,出现“面子”与“里子”失调情况,归根结底还是体质问题。部门之间缺少互通性,互助性。目前,呼市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市地面以上,而地下却一直被人忽视,出了问题,及时修补,没有统筹兼顾,造成许多路段不断上演“埋了挖,挖了埋”现象,同时也表明城市规划缺乏前瞻性和科学性。
政府要结合实际情况,深层次排查事故原因,针对市政设施损毁事件,认真排查,并深层次分析原因,完善整改方案。同时,针对排查的原因和隐患,明确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整改。
政府也应将权力由散变集,筹建市政管网应急小组,由该小组成员进行统一调配和管理,这样一来,权力集中,办事效率就事半功倍。
相关部门应该出台更加完善具体的“私自倾倒餐厨垃圾”规范细则,对部分商家此类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宣传“城市与管网”之间的关联性,让更多市民了解地下设施的重要性,从内到外,由表及里的管理深化,才能将城市的“面子”和“里子”和谐共融。(记者穆磊)
[责任编辑 张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