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寻踪】哈萨克族:芨芨草编织的历史

09.10.2015  10:56

  北方新报记者 冯 梅 查 娜 摄影/任玉勇 樊文礼

   采访时间:2015年9月9日

   采访地点: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

   采访项目:哈萨克族芨芨草编织技艺、哈萨克族花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哈萨克族妇女在表演打羊毛。

玛海(左一)木斯勒木江•恰尔甫汗(中)赛勒汗•卡克木哈孜。

木斯勒木江•恰尔甫汗喝她制作的花毡。

赛勒汗•卡克木哈孜教本报副总编辑冯梅芨芨草缠绕毛线。

  哈萨克族是个历史悠久的跨国游牧民族,目前新疆的哈萨克族超过百万。哈萨克族妇女心灵手巧,善于手工制作。哈萨克族芨芨草制作技艺、哈萨克族花毡等,都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非遗寻踪的新疆之行,我们来到塔城地区托里县,寻访这里的哈萨克族手工艺人。托里县是个哈萨克族聚居的小县城,在这里我们采访了3位哈萨克族妇女,她们掌握着哈萨克民族传统的芨芨草编织、花毡制作、刺绣等技艺。在她们的故事里,有着哈萨克族过往的生活和对未来的探索。

   用一生来编织

  赛勒汗·卡克木哈孜将面前五颜六色的羊毛团揪出一块,用拇指、食指捻成细长的毛线,熟稔地缠绕在一根细长、坚硬、外表光滑的芨芨草上。各色的毛线比对着设计图案,被长短不一地缠绕在芨芨草上,一根又一根。她动作极为迅速,不一会儿,芨芨草们穿上了五颜六色的毛线外套,变得灵动鲜活起来。这些芨芨草按照设计好的图纸拼在一起,用绳子捆扎起来,就将是哈萨克族传统的芨芨草制品。

  做活儿的时候,赛勒汗·卡克木哈孜神情淡定,仿佛喧闹的外界与她隔绝。她从5岁开始学习芨芨草编织,50多年没有间断过,靠着编织芨芨草,她将5个孩子抚养成人。芨芨草对她的一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赛勒汗·卡克木哈孜告诉我们,制作芨芨草制品是个漫长的过程,采集芨芨草要从9月份开始。秋天,芨芨草自然枯黄后将表皮剥去,留下外表色白而光滑、柔韧度高而挺直的主茎,作为芨芨草编织原料。每年的这个时候,哈萨克族妇女们要集中收割芨芨草,她们将大把大把的芨芨草捋齐打捆,放到毡房前向阳的平地晒干,准备在漫长的冬季制作芨芨草帘。

  羊毛被剪下来,用五颜六色的天然颜料晕染,再均匀地撕开,缠绕在芨芨草上。需要制作的图案和印记要先画在底层的布料上,将芨芨草在需填补的不同彩线部位先画上记号,然后根据所需色彩进行缠绕,第二种颜色的羊毛必须要将第一种颜色的毛线线头缠绕压在底部,往往一根芨芨草可以缠绕6至10种颜色的毛线。所有的芨芨草缠线之后,还要进行图案的统一对接整体排版,最后再包边处理,整个程序较为繁琐。

  哈萨克族是个游牧民族,毡房是他们春夏季转场时,易于拆卸的家。芨芨草编织好之后,通常是被用来挂在毡房里,顺着毡房圆形的四周将其展开,既美观又实用地装饰了家,也可以将其挂在门上当门帘,阻挡寒风和小动物的进入。以前,芨芨草是哈萨克族人生活必不可少的物品,编织芨芨草也是哈萨克族妇女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生活技能。

  赛勒汗·卡克木哈孜只能听懂哈萨克语,虽然多次到外地展示编织芨芨草的技艺,外界始终是陌生到无法融入的。她大半生都住在距离托里镇170多公里的白杨河牧场,继续着传统的游牧生活。如今,像她一样能熟练制作芨芨草的人,在托里已经不多了。随着哈萨克人从游牧转向定居,芨芨草制品已经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

  2012年,赛勒汗·卡克木哈孜去北京参加了由文化部举办的“2012年元宵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展”,在这次展览中她的一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以5000元的价格收藏。现在,赛勒汗·卡克木哈孜制作的芨芨草作品主要用来展览和收藏。制作一件2.5米长的作品,需要2个多月的时间,如果不是有人预订,她也不会花费这么长的时间制作了。

   第一个吃螃蟹的女强人

  托里县另一位哈萨克族花毡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玛海,则是远近闻名的女强人,被誉为托里县第一个吃螃蟹的哈萨克族女商人。玛海和多数的哈萨克族妇女一样手巧,善于制作花毡、刺绣等民族手工艺品,只是她比别人更加头脑灵活,早早地靠着自己的手艺,发展出一番事业。

  1982年,玛海开了一家小裁缝店,因为手艺好,经常有人过来跟她学艺。1990年,她索性在托里县办起了民族裁剪缝纫班。到缝纫班学艺的都是哈萨克族的家庭妇女,学费是80元,学习2~3个月,直到掌握基本技巧,能独立做活儿为止。缝纫班的学员越来越多,就一直办了下去,教学范围也扩大到花毡、刺绣、民族服饰制作等多项手工艺品制作技艺。截止到今年她已经举办了20余次手工艺品制作培训班,共培训了400名学员。在玛海的带领下,大批学员现在从事个体经营,先后脱贫致富。如今的哈萨克族妇女个体裁缝已成为托里县个体户中的一支生力军。

  现在,玛海在托里县开了一家民族手工艺品制作中心,组织无业的哈萨克族妇女制作民族手工制品。哈萨克族妇女心灵手巧,女孩子早则五六岁、晚则十几岁就要学习刺绣,做不好是要被嘲笑和呵斥的。她们在各种绒料、绸缎上挑花、刺花、贴花、补花、钩花,在皮革和毛毡上也进行刺绣。哈萨克族的许多生活用品,如挂毯、箱套、窗帘、门帘、被褥的罩单等,都是她们大显技艺的地方。将这些技艺用于制作民族手工艺品,是个增加牧民收入,又传承传统技艺的好办法。

  有人在玛海的手工艺品制作中心定制产品后,玛海就将活儿分派给为她工作的妇女们。她们在家做好之后再送过来。玛海的身份更像是一个小工厂主。如今她们制作的物品有挂毯、服饰、床上用品、手工编织包、鞋类、鞋垫等20余个品种。

   绚丽的花毡

  木斯勒木江·恰尔甫汗制作的花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花毡构图采用几何对称图形做中心主图案,四周配以对称羊角变形花纹,大气豪放又不失柔美。花毡使用色彩大胆,在一张花毡上能同时出现七八种颜色,绚丽夺目。

  9月9日,新疆电视台要在托里县拍摄一期节目,邀请托里县的手工艺人们参加,木斯勒木江·恰尔甫汗就带着自己的花毡和刺绣制品,从乌雪特乡赶了过来。木斯勒木江·恰尔甫汗是哈萨克族花毡制作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是当地有名的手工艺人、诗人和作家。

  花毡,哈萨克语称为“斯尔玛克”,在哈萨克人生活中用途很广。他们在毡房的门上要挂花毡,在坐垫上要铺花毡,在床上要铺花毡,姑娘出嫁时也要陪嫁花毡。花毡和哈萨克人的生活形影不离。从古至今花毡都是哈萨克人重要的生活物品之一,同样也是世代相传的家庭手工艺品。家家户户都用大小不一的花毡,点缀在毡房里,将毡房变成一座艺术的宫殿。

  哈萨克族妇女在制作手工艺品方面的耐心让人惊叹,制作花毡就是一项繁复的工程。木斯勒木江·恰尔甫汗告诉我们,制作花毡用的羊毛,要用当年的羊毛。剪下来的羊毛按照不同的颜色和质量进行分类,将上好的羊毛放进开水锅里煮三四个小时后捞出来晒干。

  煮好的羊毛摊在大张的皮革上,几个人围坐在一起,用细柳、木条不停地抽打至蓬松,再把蓬松的羊毛均匀地平铺在芨芨草帘上,洒上水形成毡状,然后将卷起的帘子用羊毛绳捆紧,套一条带子,前面有一到两个人拉,后面四到五个人用脚踢或者踩,经过约两三个小时的踢踩,待羊毛形成毡子样后解开,去掉芨芨草帘,再把生毡分段卷起,四五个人合力用肘部及手部力量使劲搓压,搓压好一段再往上卷一段,直至擀完整张毡子,使之成为熟毡。最后洒上热水,冲掉渣滓及沙土,晒干之后便成为紧实的毡子,这种毡子就是做花毡的原料。

  准备好了上好的毡子,就是考验妇女们手艺和耐心的时刻了。妇女们要将各种花纹和图案缝制在毡子上,各种颜色图案的毡子,都是事先用土制的染料染出来的。花毡上的图案是哈萨克族妇女自己设计的,她们没有样本和图纸,所有的花纹和图案都在她们的脑子里,每个妇女做出的花毡颜色和图案都不一样,这是她们独有的天赋。

  木斯勒木江·恰尔甫汗制作的花毡图案,传承自她的母亲。木斯勒木江·恰尔甫汗的母亲也是远近闻名的手工艺人,遗憾的是在她两岁时母亲就去世了。木斯勒木江·恰尔甫汗的父亲是个木匠,他将妻子常用的花纹雕刻在木头上,留给女儿,当做是对妻子的纪念。于是,木斯勒木江·恰尔甫汗照着父亲雕刻的花纹,缝制花毡,做出的每一块花毡,都有着母亲的气息。

   记录下民族手工技艺

  木斯勒木江·恰尔甫汗还是当地颇有名气的作家、诗人。初中时,她就显现出了文学方面的天赋。在老师的鼓励下,那个时候她就开始创作小说、诗歌。如今她是新疆作家协会成员,为《我的家乡是乌雪特》等歌曲作词,还创作了两篇长篇小说。

  木斯勒木江·恰尔甫汗现在最大的心愿是将哈萨克族传统的技艺和历史文化、民间习俗都记录下来。从2001年开始,她就着手收集、整理、记录民间手工技艺,如花毡制作技艺、制皮技艺、捕鱼技艺、茶艺、刺绣等。如何选择羊毛、如何运用针脚等这些细微的方面,她都做了详细的记录。现在这些内容已经整理成19篇文章,当地妇联正准备帮她整理出书。

  木斯勒木江·恰尔甫汗的这些记录,都来源于民间的老艺人。她说,老艺人们很愿意将这些内容讲给她听。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哈萨克族传统技艺,都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一位老人去世,可能就湮灭了一项技艺。

  新疆哈萨克族手工技艺的传承,可以追溯到清朝。目前,这些传统技艺都掌握在老人的脑海中,靠着世代心口相传,如果不做记录,将面临着失传危机。

   【记者手记】

  新疆之行塔城地区是最远的一站。9月8日,我们12时到达乌鲁木齐,新疆都市报社办公室副主任任玉勇和记者叶晓敏在机场与我们会合后,就马不停蹄地驱车7个小时赶往托里县。托里县的采访,得到了《新疆都市报》和当地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对我们来说,哈萨克族是个陌生的民族,而托里之行让我们对这个能歌善舞、心灵手巧、热情好客的游牧民族深深折服。新疆塔城地区采访,我们用3位哈萨克族妇女的故事,来讲述哈萨克族的非遗现状。赛勒汗·卡克木哈孜封闭偏远的游牧生活,渐渐被新的生活方式孤立和改变,芨芨草编织从基本的生活技能,变成了展示项目,学习的人越来越少;木斯勒木江·恰尔甫汗想用文字记录下留存在老人脑海中的,世代心口相传的民族技艺;玛海则尝试着用特色手工艺品打开市场的方式,让本民族的手工技艺重新焕发生机。她们的所想所做,值得借鉴和思考。

[责任编辑 李中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