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达奇·刚:留心处处皆学问

01.12.2015  09:26

  他是全国德艺双馨民间文艺工作者;《黑缎子坎肩》堪称开创内蒙古自治区蒙古剧创作的里程碑式作品;他蒙汉语功底非常了得,是大家公认的翻译领军人物——

  他没有正规学历,却靠着勤奋靠着天分靠着坚毅,一人拥有研究员、译审、国家一级作家3个正高级职称,身兼作家、剧作家、翻译家等多种角色,在多个领域均有建树,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德艺双馨民间文艺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金质奖章和乌兰夫蒙古语言文字奖获得者。他,就是哈达奇·刚。

   黑缎子坎肩》一枝独秀

  2014年6月29日,在第十一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展演中,哈达奇·刚根据鄂尔多斯民歌改编的蒙古剧《黑缎子坎肩》脱颖而出,一举荣获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及3个优秀表演奖。今年5月,参加蒙古国国际戏剧艺术节,赢得各国专家评委的一致肯定,荣获9项奖。6月,又参加首届“菊苑流芳——首届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荣获集体优秀演出奖等6项奖。

  产生于十八世纪中下叶的鄂尔多斯民歌《黑缎子坎肩》,以优美而舒展的曲调,细腻而深刻的情感,表现了男女青年纯真的爱情。但细细品味这首民歌中流露出的幽怨与期盼,会察觉到在一对恋人之间存在一种干扰和阻力。哈达奇·刚巧妙地抓住了这些微小细节,进行艺术加工,设置了一个合理的故事,并将故事还原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编织了一个爱情、家庭和信仰的悲剧,凸显了在封建制度压迫下,人生命运的不能自主,爱情婚姻、宗教信仰自由被无情践踏,表达了颇具深意的哲学思考。为了真实再现那段历史,他在紧张的两个月剧本创作期间,不辞辛苦多次深入到鄂尔多斯最基层,终于找到一位专门研究民歌并搜集了600多首民歌的专家,向他请教《黑缎子坎肩》民歌的故事,又查阅众多历史资料,终于完成了这部蒙古剧的创作。

  1984年,阜新蒙古剧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第9个少数民族剧种。蒙古剧《黑缎子坎肩》的成功,无疑为繁荣地方戏剧蒙古剧创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积累了宝贵经验,堪称开创内蒙古自治区蒙古剧创作的里程碑式作品。

   没有文凭的学者

  哈达奇·刚1949年出生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沙尔利格苏木一个贫苦牧民家庭。父亲是抗战老兵,母亲是牧民。在他幼小的时候,就深受文学的影响和熏陶。父亲是苏木里了不起的民俗民间文化“专家”,经常给他讲蒙古族传统文化故事、民间故事以及《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名著,直到现在他都能熟记100多个故事。上学期间,因受父亲影响每天晚上给宿舍的宿友讲故事,常常讲得一晚上不睡觉,影响了第二天正常上课,让学校查夜警告了多次。正是父亲对他的文学启蒙教育,让他以后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哈达奇·刚没有正规学历,小学5年、初中3年、西安政治学校一年半、内蒙古大学文学创作研究班两年,加在一起在校时间还没有一个正规高中生长,至今档案学历仍然是初中。可他靠自学靠阅读靠钻研也靠创作翻译学术成果,被破格评定和晋升为翻译、副译审、译审、一级作家、研究员,还常被请去到高等院校讲课或参加硕士生博士生论文答辩,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为数不多的荣膺正高二级的专家学者。

  哈达奇·刚无专攻某一学科的经历,可他阅读了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和中外文学史,涉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黑格尔、康德和孔子,接触了蒙古史及蒙、汉古代文学。他爱做笔记,从王力《汉语诗律学》到黑格尔《小逻辑》到某一部美国大片;他好比较,比较《静静的顿河》与《清澈的塔米尔河》、《玩偶之家》与《雷雨》、魔幻现实主义与蒙古族民间故事;他喜欢尝试,诗歌、小说、散文、儿童文学、纪实文艺、文学评论、电影、电视剧、舞台剧均有建树;他善于钻研,文学命题、哲学命题、民俗学命题都有成果问世,还被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卫视请去讲了19讲的“萨冈彻辰与《蒙古源流》”。

  哈达奇·刚1971年应征入伍,1987年转业调入内蒙古文联,被任命做了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从事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搜集整理工作。两年后被任命为内蒙古文联副秘书长、劳动服务公司经理、文艺之家主任。这些职务跟文学创作不搭界,他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凭着对蒙古民族文学事业的追求与热爱,克服重重困难,利用8小时以外的时间和节假日从事文学创作、文学翻译和文学评论。

  哈达奇·刚从1972年起涉足文学创作,在儿童文学和文艺评论方面尤为突出。上世纪80年代他是我区比较活跃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曾有多篇作品获奖,近年有内蒙古师大文学院研究生研究他的儿童文学获得了硕士学位。他在文艺评论领域耕耘30多年,文艺评论期刊《金钥匙》杂志在2009年第三期为哈达奇·刚刊出专辑,发表专题评论5篇,高度评价了他在蒙古文学评论方面取得的成就。内蒙古社科院文学所所长包斯钦的评语:“哈达奇·刚能够敏锐地觉察到很多带有普遍性的新问题,率先去触碰;能够对很多繁复的现象和趋势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能够从别人重复了多少遍而不再感兴趣的命题中悟出新东西;能够将别人嫌麻烦而规避的难题,坚决要啃下来,从而在理论评论界一直充当着先锋。”

  哈达奇·刚在牧区长大,没有专门学习汉语的经历,可他蒙汉兼通,不仅能用汉语创作小说、散文、论文和剧本,而且成为大家公认的蒙译汉文学翻译领军人物,他还整理出自己的翻译经验写成教案,多次为翻译班学员讲学。

  哈达奇·刚用蒙古语和汉语创作并发表各类体裁文学作品130多篇(部、首)120多万字,结集出版《哈达奇·刚短篇小说选》《哈达奇·刚儿童文学选》、评论集《苏叶、哈达奇·刚评论集》《新时期蒙古文学有关问题》、长篇纪实文学《欧罗巴蒙古奇人》等多部。与此同时,他先后将100多位老中青三代作家的260多篇(部、首)蒙古语诗歌、散文、小说、儿童文学、报告文学、评论、戏剧、民间文学、民俗作品译成汉语,结集出版的有诗歌译作集《故乡情》、散文译作集《牧马人》、儿童文学译作集《108颗兔子粪与8枚金币》、民俗译著《鄂尔多斯婚礼》及几部个人诗选,连获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评选(骏马奖)翻译奖及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奖翻译奖等。

   “内蒙古的冯骥才”

  2001年,哈达奇·刚出任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之初即大力推动实施了“内蒙古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内蒙古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搜集整理上。他的举动立即得到全区各地致力于民族文化抢救保护的广大民间文化工作者的理解和支持,使得很多濒临灭绝的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抢救和保护,取得了可喜成果。

  哈达奇·刚除了启动《内蒙古故事全书》旗卷本等一批自治区的抢救项目外,还根据在全区各地考察时了解到的情况和需要,命名了一批“民间文艺之乡”和“民间文艺之家”,设立了内蒙古民间文化“阿尔丁”奖,并于2004年3月召开了“内蒙古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全区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工程。截至到退休时,已完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旗县卷》的部分卷、《内蒙古民间故事全书·旗卷本》部分卷、《内蒙古史诗集成·部落卷》部分卷、《内蒙古谚语集成·各旗卷》部分卷。此外,《中国剪纸集成·和林县卷》《中国剪纸集成·蒙古族卷》《中国民族民间服饰集成·蒙古族卷》《蒙古族地区方言志·部落卷》《内蒙古民俗志·旗县卷》等的编纂工作也正式启动,有的已接近尾声。已完成和出版的项目中,有几部获得了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奖、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内蒙古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同时,哈达奇·刚还以“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为依托,策划、举办了“首届内蒙古民间工艺博览会”“首届蒙古族马文化博览会”,还领导内蒙古民协调查、认定、命名了数十位内蒙古民间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和民间文化大师,由内蒙古民协推荐的乌审旗等9个旗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之乡”,举办了“内蒙古民间文化‘阿尔丁’奖”评选活动,奖励了数百件民间文化研究成果,并从2005年起把每年9月6日的“内蒙古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从2006年起把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国家“文化遗产日”,都当作自己的节日,认真组织,隆重纪念。 由于哈达奇·刚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和“非遗”所做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被业内人士亲切地称为“内蒙古的冯骥才”。(图·巴特尔 李博)

   小传:

  哈达奇·刚 原名那顺,蒙古族,1949年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人。内蒙古文联原副主席,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蒙古学学会理事、中国蒙古文学学会副理事长、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内蒙古民俗学会名誉会长。全国德艺双馨民间文艺工作者、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金质奖章和乌兰夫蒙古语言文字奖获得者。荣获国家社科重点课题和艺术学科重大课题一等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内蒙古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内蒙古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内蒙古文学创作“索龙嘎”奖、内蒙古艺术创作“萨日纳”奖等各项奖36次。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