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姐妹心 扮靓新家园——库伦旗
“十个全覆盖”工程是内蒙古大地上的一缕阳光,时刻照耀着最朴实的农牧民兄弟姐妹。顾秀英作为库伦旗妇联的领头雁,就在工程如火如荼推进之时,接过旗委交给她的任务,将工作载体及时切入到“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中来,在“干群牵手”的模式下,创新实施了“村企共建”模式,妇联干部和女企业家坐下来和乡村姐妹交朋友,推出了“四抓四促四做”的活动形式,开展了“创建美丽庭院 争做十美家庭”为重点的大评比、大检查和村庄清洁大比拼活动,在活动与交流中摒弃了乡村姐妹仇官、仇富心理,唤醒了乡村姐妹的爱家、爱国、爱党之情,实现了以家风促乡风带民风的总目标。
一抓先进妇女代表,促凝心聚力,做群众的贴心人
初次带领单位的姐妹走进包联村库伦镇固日班白嘎查,为能迅速切入工作,她和副主席分别带队在南、北两个村民小组入户走访,主要是调研群众对“十个全覆盖”的理解,向他们做宣传,争得群众的支持。然而,工作推进并非一帆风顺,群众中听到的声音也是参差不齐。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必须迅速推开,怎么办?一定要在短时间内使绝大部分群众喜欢上她们才行!于是在调研中她捕捉细节,及时总结,终于发现了一个可以与妇女姐妹拉近关系的渠道,那就是现在的农村妇女姐妹田间劳动时间并不多,闲下来,她们十分渴望有点文化娱乐活动,但村里这个氛围实在匮乏,没有领头人,没有设备。怎么办?首要任务是调动更多妇女姐妹的热情,使绝大部分人都跃跃欲试,想参与进来才好。于是,仅用三天时间,她们妇联姐妹就在村里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基层妇女之家文艺汇演。协调通辽市安代艺术学会和周边村已有规模的6支文艺队进村演出,这场演出活动,使几十年来,只能在荧幕上看演出的村民大开眼界,原来生活如此美好!不自觉间,村民对她们妇联姐妹有了深厚的爱慕之情。抓住时机,她和村两委班子商量,及时在两个小组各选出一名有积极性,被群众喜欢的文艺队队长,让他们牵头组织队伍,还为他们免费发放演出服装。一时间,群众激情燃烧,她们顺势引导村里一些有点文化功底的群众创作,村民间传唱出了好些原创版保护村屯环境、赞美“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民间快板和三句半。就这样,与乡村姐妹的朋友关系顺利建立起来了,十个全覆盖工程也在传唱中深入民心。而此时,按照时间表,推进十个全覆盖实体工程也已迫在眉捷,于是,她会同村干部、包村干部和单位全体干部一起,充分发挥文艺队的作用,在一次演出动员会上,为村南北两支文艺队发放了巾帼志愿者服务队队旗,动员两个村民小组之间展开一次庭院、村庄清洁行动大比拼活动和支持十个全覆盖工程义务劳动活动。街巷水泥路,文化广场、村部大院等等与十个全覆盖有关的建设项目顺利得到落实,群众文化搭台,思想引领唱戏,十个全覆盖工程落实过程中,少了梗阻,多了畅通。
二抓女企业家代表,促社会和谐,做群众暖心人
在全面推进和总结包联固日班白嘎查“十个全覆盖”工作的过程中,她积极向旗委领导汇报,领导对她们的工作模式表示认可,并以旗委政府的名义,新提出了“创建美丽庭院 争做十美家庭”助力“十个全覆盖”的活动载体,指出由旗委宣传部、文明办牵头,旗妇联、团委、教体局协同推进的工作思路。同时,为她们妇联新增加了协助相关单位推进全旗7个重点村发动群众的新任务。新形势,新任务,新压力更是新动力!为了使“创建美丽庭院 争做十美家庭”助力“十个全覆盖”工作迅速推开,她将单位几个姐妹全派到了村上驻村开展工作。同时,在市妇联包兰芳主席的指导下,她动员旗内有爱心、有能力、有社会担当,平时与妇联关系密切的10位优秀女企业家也投入到工程推进中,指导她们分别与重点村组结对,开启了“村企共建”新模式。在总结之前固日班白嘎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女企业家优势,运用企业家的管理思维,通过精神引领和物质激励的方式推进工作开展。打造出了“创建美丽庭院 争做十美家庭”助力“十个全覆盖”的库伦模式和库伦速度。所谓库伦模式,是在十个全覆盖工程推进过程中,运用“村企共建”方式,采用市场营销思维,通过女企业家的引领,先富带后富,唤醒乡村姐妹互助、创业,共同致富,共享成果的新观念。所谓的“库伦速度”,是以女企业家于晓弘为代表,仅仅用了披星戴月的两天时间,撬动了哈图塔拉三组117户,341口人的参与热情,家家户户不但自家搞卫生,还拿起扫帚,走上街头大搞村庄卫生。随后,高宏艳、张静等在忙于生意,出差远行归途中,不进家门,先进村门,每天只用矿泉水和面包充饥,带领村民一起劳动,帮助困难家庭就医就学,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艰辛付出的背后,收获的是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拉近了库伦贫富人群的心理距离,谱写了库伦女企业家们百折不挠,勇于接受挑战,砥砺前行,富而思进,心系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三抓家庭女主人,促全民参与,做群众素质提升的引路人
多年下乡与群众交流的过程中,她发现农村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特别高,她们可以统领一家人的思想,代表一家人表态。推进这项工作她们也是抓住了关键的家庭女主人。她们将思想工作贯穿到文化娱乐、巾帼志愿服务、扶贫结对等所有活动中,耐心和家庭主妇谈心,感情深了,思想通了,那她全家人的思想也就统一了,全村的工作就好开展了。她多次组织召开专门的妇女动员大会,与企业家以及单位姐妹一起把身边 “美丽庭院 十美家庭”的真实典型讲给她们听,带领她们到典型户去参观,把越来越多的家庭主妇拉到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伍中,用优秀女性的行为举止,用参与公益的热心氛围来影响每一个家庭女主人,向她们宣传“十个全覆盖”工作与群众生活达小康的关系,宣传党和政府的殷切希望,她们下乡工作队肩负的职责,以及群众应该怎样积极配合等,逐步消除所有群众心里的狭隘的小农意识,倡导以大局为重的思想。逐渐在广大家庭中掀起了“美丽庭院”创建高潮,家家户户主动搬柴垛,清垃圾,扒土房,重新规划院内布局,甚至积极为村庄规划建言献策,“美丽庭院 十美家庭”创建深入人心。
四抓村两委班子,促评比表彰,做建立长效机制的明白人
在“创建美丽庭院 争做十美家庭”助力“十个全覆盖”工程全面推开之后,如何建立长效机制 ,真正改变群众过去简单粗放的生活习惯,成为新的工作重点。她和单位姐妹一起,及时制定了各家各户百分打分标准,每月入户进行评选打分,对卫生达标的家庭给予表彰和挂牌,每月循环评比一次,流动式挂牌,对于各项指标反弹的家庭,及时摘牌,对于整改后达标的家庭及时挂牌奖励,以此推动群众长期保持习惯,逐步形成新农村新农民的生活新观念。给部分嘎查村志愿者服务队购买垃圾清理小推车,她还协同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集体研究制定了网格化管理的模式,以就近居住的村民10—15户为一网格,每一网格配备一个垃圾箱,选出卫生管理网格长,由网格长给村民排班值日,负责垃圾清运等。
总结回顾进基层所做的工作,她感觉自己在有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包联的嘎查在村容村貌规划和美化绿化方面还没有体现出自己的特色;网格化的卫生管理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下一步她将和通辽绿水园林对接,聘请他们做指导和顾问,对包联村进行再规划,逐步实现村中花园的梦想。
驻村推进工作期间,她深刻体会到了思想的升华和灵魂的净化。当她迈进老百姓的家门槛,看到的不是漠然和冷淡,而是惊喜和期盼。当她盘坐在热炕上,与乡亲们聊起家常,他们不仅把她当作亲人,而且倾诉了多年的愿望,瞬间拉近了她和大家的距离。每每在回家的路上,老百姓那淳朴善良的话语,总是久久在耳畔回荡。每次下乡归来,她都通过微信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作为她人生回忆的点滴。增强了她走基层入农户,推进“十个全覆盖”的信心!只要她们眼睛亮了,百姓的心就暖了,只要她们走基层的脚步实了,老百姓奔小康的步伐就快了。老百姓是她们的衣食父母,她们就应该为他们做些事情。只要你真心实意做实事,你的背后留下的肯定是赞美和掌声。她总认为自己工作的重心就是要唤醒,用一颗为民服务的心,担当起工作和社会责任,不仅是去唤醒妇女姐妹,也将唤醒更多人的内心,唤醒星罗棋布的嘎查村庄,唤醒脚下古老的大地,让他们心怀感恩,感恩党的好政策,向着更美更好的新生活迈进!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百姓夸奖,只要你心中有一方百姓,头上就会有一面飘扬的旗帜!